《征服的怒潮:1942—1944,从瓜岛战役到菲律宾海战役》
[美] 伊恩·托尔 著,徐彬、曹军、王小琛 译
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2020年9月版
作者:伊恩·托尔
转自:一枚石头(ID:yimeishitou)
摘要:“玉碎”这个词是在描述阿图岛的大规模死战和自杀时第一次提出来的,随着一个又一个日本岛屿上的驻军以类似的方式死亡,这个词变得越来越为公众所熟悉。
许多普通的日本人开始怀疑他们被骗了,认识到他们在太平洋的军队已经处于不利的局面。官方发布的新闻总是违背逻辑和常识。官方宣传中提及的光辉胜利以及战略撤退,听起来令人困惑。新的“防线”越来越接近本土,还需要全体日本人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军事专家在报纸上的文章或电台讲话中郑重其事地解释说,日本的大战略是“诱敌深入”——引诱敌人接近日本本土,最终一举击溃敌人。
勇敢的日本军队在前线作战,即使“玉碎”也在所不惜。每当一个新的据点被敌人占领,他们就会自信地解释说,他们早已预见到这次失败,并且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一个在日本度过战争年代的日裔美国女性写道,有关战争形势的官方报道“存在如此明显的自相矛盾之处,即使是那些头脑简单的听众也变得怀疑起来”。
任何能够思考的日本人都意识到,这个国家正在陷入越来越令人绝望的状态,快走投无路了。再也无法隐瞒真相时,广播上就只是说又打了败仗,或是又有岛屿失守,每次刚一说完,就开始播音乐,而且总是播一样的音乐——受人喜爱的老歌《海行兮》,曲调悲伤动人。在日本全国,每当响起这首音乐,都会有人悄悄关掉收音机,其他人则会低下头。终将失败的想法已经浮上了每个人的心头,但是大家都很谨慎,绝不说出口;每个人都沉默着,以免自己的疑虑导致别人不再拼尽全力。
但他们总是在怀疑和担心。住在东京的年轻女子高桥爱子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沉思:“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就像在黑暗中挑选颜色,而且不管好坏,都没有人批评政府。这只会让我们感到更加不安。”日本政府通常允许对欧洲的战况进行准确报道,显然,日本的轴心国伙伴在抵抗盟国方面进展不顺利。日本报道25万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投降的同一周,日本人也了解到,他们自己的军队已经放弃瓜达尔卡纳尔岛。
有关欧洲的直截了当的报道,与关于太平洋战争的含糊不清而且常常自相矛盾的报道形成了鲜明对照。1943年9月传来消息,彼得罗·巴多利奥将军领导的意大利政府向盟国投降。自从7月独裁者贝尼托·墨索里尼被罢免和逮捕后,新闻报道一直向日本民众保证,意大利的新政府将继续与轴心国并肩战斗。现在盟军正涌入意大利南部,而德军正在撤退。
日记作家清泽冽说,在日本东京闹市区的一家报摊前,“人们排着长长的队伍,急切地想购买报纸。看起来他们受到了相当大的震动”。日本军事当局的官员在电台和报纸社论里发声,充满信心地断言意大利的沦陷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因为第三帝国终于“摆脱了意大利这个负担,可以发起不可战胜的抵抗了”。清泽冽对官方宣传的愚蠢和短视失望不已。国家控制的新闻媒体正在迅速消磨其仅剩的权威和可信度。“日本的报纸似乎连小学生的常识和逻辑都没有。”
政府认可的口号和主题歌颂的都是“大和魂”——日本集体的战斗精神——不可磨灭的力量。即使敌人拥有物质优势——在1943年,新闻报道中开始暗示美国有巨大的工业产出——日本的工人和战士们也有能力将无私奉献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推向新的高峰。最后,不管代价如何,日本人的伟大精神必然会胜利。
1943年5月美军攻打阿留申群岛的阿图岛时,2650名日本守军进行了殊死抵抗,最终几乎全军阵亡。他们的抵抗完全是徒劳的——约翰·L. 德威特将军的第7步兵师突击部队的士兵数量是日军的5倍——但他们没有缴械投降,而是选择集体死亡。在日本,阿图岛上的驻军被全歼一事被描述为伟大的精神胜利。这一事件证明,日本的战士愿意为他的国家奉献出一切。
“玉碎”这个词是在描述阿图岛的大规模死战和自杀时第一次提出来的,随着一个又一个日本岛屿上的驻军以类似的方式死亡,这个词变得越来越为公众所熟悉。日本的重要报纸报道说,“阿图驻军的英雄气概”死而复生,重新具有了肉体形态,并在三个月后与登陆基斯卡岛的美军重新展开对抗。《日本时报与广告报》在1943年8月24日报道称:“国外的报道显示,在三周的战斗里,被这种精神附体的军队向美军发动了猛烈而坚决的攻击。日本军队的战魂在南太平洋也与敌人进行了搏斗,导致许多美国兵精神错乱,因精神崩溃和极度的恐惧而自杀。”
日本评论员指出,相比之下,崇尚个人主义和奢侈享乐的美国人永远无法效仿日本在太平洋地区对胜利的狂热追求。他们只想活下去,只想活着回家。在到达日本海岸之前,美国人就会厌倦这场战争,请求讲和。反正报纸上是这么说的。1943年5月,新闻局局长在横滨发表讲话:“士兵不是工具,是精神!他们是灵魂!美国士兵的灵魂是粗制滥造的。”1943年8月,乔治·S. 巴顿将军在西西里掌掴一名美国士兵,这一事件引起了日本媒体的热议。这是无可辩驳的证据,表明敌人的斗志正在崩溃!由于美国是民主国家,它的人民迟早会对其领导人施加压力,与日本媾和。日本拥有时间上的优势,因为“美国国内的环境不允许他们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
政府一直在鼓励后方民众付出更大的努力,团结一致,凝聚他们的集体精神力量,为即将与敌人发生的决定性战役做好准备。1943年10月26日,日本国会在召开一次特别会议之前宣读了天皇诏书,诏书中写道:“目前之时局实乃严峻至极。大日本国民必须充分发挥全部力量,摧毁敌国之邪恶野心。”日本国民也以极大的热情做出了回应。
那年秋天,日本政府废除了假期和周末,但似乎没有任何人表达不满。再也没有休息日了,国民“把他们的假期还给了天皇”。征募劳工的标准逐渐放宽。未婚女性和大学生应征入伍,参与民防工作,从事军工业。被征召者的年龄也越来越小:1943年9月,所有年龄在14岁以上的女孩都被征召;次年4月,所有10岁以上的儿童,无论男女,都被征召。尽管距离美国开始空袭日本本土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在1943年10月,日本就开始让儿童撤离城市。征兵规模也扩大了。1943年秋,19岁及以上的大学生(科学专业或工程专业除外)被要求服兵役。45岁以下的中年男子也要入伍。
送别仪式与1941年的仪式一样经过精心布置,也仍然有许多人参加,但气氛明显变得较为阴郁。人们看到了太多用白布包裹的木盒,里面装着从战区运回的阵亡士兵和水手的骨灰。东京的年轻女子高桥爱子在日记中写道,送别队伍“相当伤感。……看到他们,我有一种痛苦的想法:今天又进行了一场活人的葬礼,那些卷起袖子的年轻人是去送死”。
(本文摘自《征服的怒潮:1942—1944,从瓜岛战役到菲律宾海战役》,[美]伊恩·托尔著,徐彬、王斌、王小琛译,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2020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