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已经开始动手了,今年2月份,他们宣布对所有进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只征收高达150万美元的附加服务费,每一艘从中国来的船都要付这么一笔钱。全球海运成本会被推高,船运公司不会吃这个哑巴亏,最终这些成本还得转嫁到货主和消费者头上。
船公司一看美国这么难伺候,干脆避开美国港口,直接改道别的国家,那美国的进口、出口都会受影响。结果,美国自己也得吞下通胀上升的苦果。美国的煤炭运输商一听说这个新政策,直接“罢工”了,他们不敢报价了!万一措施真的落地,美国的煤炭出口可能在60天内彻底停摆。别小看煤炭,这玩意儿可是电厂、钢铁厂的命根子。
煤炭商们一算账,发现成本会涨35%,这下彻底没竞争力了,该行业的就业岗位也会受波及。别以为倒霉的只有煤炭,美国的石油、天然气、大豆、玉米、小麦这些大宗商品也要跟着遭殃。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的能源出口额高达3436亿美元,农产品出口也有640亿美元,这些行业本来就指着国际市场吃饭,现在突然增加一笔高额费用,船运公司跑路,货物出不去,这影响可不小。
国内农场主种了那么多粮食,结果船都不来了,卖不出去,最后只能压价贱卖,这可比单纯的“收点附加费”麻烦大多了。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主席索拉曾信誓旦旦地说,这笔高达150万美元的服务费,每年能给美国带来520亿美元的收益,还能削弱中国船企的竞争力。听着好像好像是一件好事,但这账怎么算都不对劲。
特朗普政府一直把美国造船业的困境归咎于我们,说是因为中国造船业太强了,导致美国船厂倒闭。但实际上,美国造船业的衰落跟中国的崛起没啥直接关系。二战后,美国经济重心调整,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也变了,导致造船业逐渐被边缘化。
到了2023年,美国在全球商业航运订单中的占比只有可怜的0.2%。也就是说,美国造船厂早就没落了,不是因为中国造船业太强,而是他们自己压根没怎么造船。反倒是日本和韩国受到的冲击最大。十年前,日韩两国的造船市场份额还占全球的65%,现在已经降到了45%。可见,中国造船业的崛起,更多是挤压了日韩的市场份额,而不是直接干掉了美国造船业。
特朗普的目标不仅是让美国重新造船,他还想恢复美国的钢铁制造业。所以,他上台后肯定会继续搞高关税,试图保护本土制造业。问题是,美国钢铁业已经衰落几十年了,竞争力早就被消耗殆尽,光靠关税保护是救不活的。就算美国真的下定决心重振造船业,也面临着技术、资金、人才等一系列问题。毕竟,造船这事儿不是靠喊口号就能实现的。短期内,全球的航运市场已经成型,美国很难靠行政命令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