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
今天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
近期,在我国四大卫星
发射基地之一的海南文昌
由中建五局承建的
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科创平台
二期遥感卫星项目已交付使用
为遥感卫星装上“智能大脑”
作为海南省重点工程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
新建数据应用中心
同时配备遥感卫星国际数据服务设备
等6套工艺设备
能有效服务支撑金砖国家
航天机构卫星数据与应用国际合作
促进遥感数据应用产业发展
探索国际航天领域合作新模式
2022年7月,项目正式启动,成为中建系统内首家进入文昌国际航天城的公司,并在10天内完成入驻。
项目积极联动业主、设计院,更新迭代近30版设计草案,历时两个月,与业主敲定了最为满意的方案,成为园区内第一个完成工程量预算清单编制的EPC项目。
海南天气多变,雷电频发,而项目又正值土方开挖节点,如何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确保项目按时交付,是项目建设的一大难题。
对此,项目团队在易触地带敷设避雷带,利用结构钢立柱作为引下线,在建筑物四周设置环形接地体,并与柱基础内结构钢筋焊接,使整个建筑物构成可靠的等电位联结,保证施工安全,20天完成15万方土方开挖,顺利完成基底板浇筑,为主体结构封顶打下坚实基础。
施工过程中,项目还面临大跨度、高大支模大截面超限梁等技术难题。项目团队通过深化支模体系、全过程BIM技术应用进行优化设计,选用PKⅢ型钢管桁架叠合板等新材料,实现钢筋、模板及混凝土浇筑等工序协调穿插,有力确保工程质量及结构安全。
140天冲出正负零、90天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20天完成室外园林景观……一个个时间点,“建”证了“文昌速度”的诞生,也收获了业主的高度肯定。
由于航天类项目性质特殊,新建数据应用中心配备有金砖遥感卫星星座建设管理设备等多套业主定制设备,市场上暂无相关工艺设备图纸,专业性强,建设难度较大,工期紧张。
项目团队提前与海南省数据中心、管理局沟通,做好软硬件设计,技术专家驻点解决施工问题,1200余台(套)设备、500余条内部数据链路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并在10天内完成设备上架、安装、调试、优化及集成,满足业务系统的上线部署运行。
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推广应用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等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版)中的7个大项、16个小项,通过海南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最终成果验收,收获海南省建筑施工优质结构工程等省部级奖项4项。
为解决城市建筑垃圾治理难题,项目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减少资源消耗量,同时对废弃建筑材料加以高效利用,将其加工为钢筋马镫、路面砖、护坡砖等建材,实现废料“再生”。
项目建立垃圾分类收集与存放管理制度,对建筑垃圾精准分类识别、规范处理。单独设置垂直垃圾运输通道,提高楼层建筑垃圾清运效率,并利用周边场地进行土方周转,缩短运输距离30%,减少车辆清洗频次60%,有效降低城市道路污染风险。
海之南,天之涯
一座航天城正在崛起
另一座由中建五局承建的航天类项目
文昌卫星载荷系统制造中心
正在如火如茶地建设当中
为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贡献“五局”力量
(中建五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