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骆驼祥子》中,祥子作为一个乡下小伙来到北平谋生,辛苦三年,终于赚到100块钱,买上了自己的第一辆黄包车。
拉上新车的那一刻,祥子满心喜悦,自信力爆棚,他想:这样再用两年,最多两年,他就又可以买一辆车,然后再过一年,再买一辆车,不久他也可以和刘四爷一样开车厂子了……
看过全书的读者都知道,祥子不仅没有很快买上第二辆车,车厂子更是从头到尾没有看到一点影子。
最后他邋遢、堕落,行尸走肉,变成个人主义道路上的末路鬼!
祥子在买到第一辆车后,幻想着一辆车一辆车的积累最终开车厂成为刘四爷式的剥削者,却最终在婚姻与现实的绞杀中彻底走向溃败。

图片源自网络
那么他和刘四爷的不同到底在哪里呢?祥子原来是一个农村小伙,没有受过教育,也不识字,后来,父母去世,家中几亩薄田也失去了,于是他就跑到北平来谋生。
在众多靠力气就能吃饭的职业中,祥子很快锁定了拉黄包车,因为他发现这个这个职业有那么一丝不确定性在里面,不定什么时候你就能多挣挣点钱,因为顾客有时候有需求会让你快点,然后就会给你加钱,或者一高兴就会给点小费。
而祥子年轻,有的是力气,他勤劳,肯干,一旦选定了就踏踏实实干下去,就这样,他跑了三年,终于赚到100块钱,买到人生中第一辆车。
他太高兴了,看着这辆新车,就像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一般,他误以为勤劳就等于资本积累,于是就开始做梦,梦想着通过拉车,就可以买到第二辆车,第三辆,……然后就可以像刘四爷一样开车厂子了。
他并不清楚刘四爷财富积累的剥削模式,只是简单将其剥削模式简化为多买车就能当老板。那么刘四爷的车,不是一辆,而是六七十辆车都是从哪里来的了?
刘四爷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干这些营生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刘四爷都有。
在前清的时候,他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
小说中写道,刘四爷年轻时就是个厉害的主儿,他的财富源自开赌场、靠高利贷,贩卖人口等暴力原始积累,而不是劳动。
所以,你要相信刘四爷一天的黄包车也没拉过。
所以祥子通过拉车来赚车的奋斗公式从一开始就建立在虚假前提上。
刘四爷也确实是从底层发家的,但他和祥子不是一路人。
祥子的第一辆车很快被大兵掠去了,而他自己也经历九死一生,好不容易从军阀的部队中逃出来。
好在他逃出时,拉走了三匹骆驼,卖了35块钱,希冀着再买第二辆车。
可是, 很快他的钱又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带着满身的伤痕,他只好又回到了刘四爷的人和车厂。
然后祥子时来运转,竟然被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看上了,被拉郎配,和虎妞结了婚。人生中第一次,他离财富如此之近。
和虎妞结婚,表面上看好像获得了车厂继承权,实则虎妞的剥削对象——虎妞试图将他改造成既能拉车又能管账的双重剥削对象。
事实证明,虎妞的这一着棋没能成功,因为和祥子结婚,虎妞本人都被父亲刘四爷抛弃,更遑论一个下等车夫祥子了!和虎妞结婚之后,用虎妞的私房钱买了第三辆车,只可惜,好景不长,虎妞难产死去,这辆车又被祥子卖掉用来埋葬虎妞!
就这样,祥子完成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三次买车创业,均以失败告终。
命中注定,他无法成为刘四爷,到头来,他连一辆车都保不住,就不要说买第二辆车,第三辆车辆。
而祥子创业理想幻灭的核心在于,他具有无法成为刘四爷的三重枷锁。
首先是道德的枷锁。
祥子本质上善良的,具备人性的良知,他无法达到剥削者的精神门槛。
而刘四爷的成功需要彻底摒弃良知,如克扣车夫、贩卖人口等,而祥子始终无法突破道德底线(如拒绝高妈提议,因为给曹先生看守宅院,导致钱被孙侦探敲诈走,应该去找找曹先生要回这笔钱。但祥子始终无法开口。
在路上遇到老车夫老马晕倒街头,他跑着去买来了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吃的肉包子,全塞给了老马和小马祖孙俩。
在曹宅拉包月时,高妈教他学着放印子钱,他做不出,因为感觉钱上沾着血——他本质上仍是被剥削者的灵魂,无法适应吸血者角色。
其次是阶层的枷锁。
刘四爷的发家历史是暴力性的,具有不可复制性。
刘四爷的起家靠的是黑社会手段,开赌场、暴力讨债等,而祥子作为守法劳动者,既无暴力资源也无权力网络。
还有一点,祥子只是个没什么知识和眼光的小市民,在当时军阀混战下的北平,新兴资本家需要依附军政势力,如孙侦探背后的依靠的权力体系,而祥子始终是个局外人。

再次是性别权力枷锁。
和虎妞结婚,让之前自信心爆棚的祥子从此被阉割。难怪很多人都说是虎妞毁了祥子。
婚后,虎妞用性和金钱控制了祥子,使他从顶天立地的独立车夫沦为被圈养的小丈夫。这种性别权力的倒置彻底摧毁了他的自尊心。
结婚不过两年,老婆虎妞就难产而死,连带孩子一起,隐喻着祥子无法通过婚姻完成传宗接代式的资本延续,暴露了其阶层跃升中生物学意义上的失败。
老舍的终极审判:祥子为何成不了刘四爷?
作者老舍通过描写祥子三起三落创业的失败,折射了那个旧社会的运行法则。
剥削链的封闭性:旧社会的上升通道只对愿意吃人者、能够吃人者开放。
祥子如果真成为刘四爷,必须先经历三重异化:道德的,阶层的,人性的。
学会坑害同类,背叛自己的劳动身份,放弃情感与尊严。
而祥子做不到。他的善良、勤劳、自尊等品质,在吃人系统中恰恰是劣等基因。
当然有人说了,小说末尾,祥子好似做到了,他坑蒙拐骗,坑曹先生要钱,借钱不还,最后还出买了阮明……
但是,要清楚,此时做这些事的祥子已经衰朽不堪,不定哪天就埋起他自己来!

图片源自网络
老舍通过祥子的堕落,宣告在溃烂的社会中,底层只有两条路:要么被吃,如小福子、老马小马,要么吃人如刘四爷、孙侦探等。
而年轻的祥子既不愿彻底堕落,又无力反抗制度,所以最后变成个人主义道路上的末路鬼,选择自我毁灭,其精神死亡是旧社会最典型的中间态悲剧。
写在最后
刘四爷的逆袭本质是血腥掠夺,却经常被包装为奋斗典范。
因此,现在可以回答开篇的问题了,祥子永远成不了刘四爷,他的通过拉车买车开车厂的梦,是旧社会最恶毒的谎言。
祥子不能成为刘四爷,因为那个社会早已为底层设定好命运的程序:要么在劳动中被榨干血肉,要么在堕落中出卖灵魂。
他的悲剧不在于不够狠,而是,狠也是一种能力,不是人人都能有的,即使有了这种能力,祥子还是不一定能抓住时代的机遇,这也决定了在《骆驼祥子》描写的旧社会中,祥子有千千万,刘四爷却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