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济宁发生的一件事,让公益的美好蒙羞。刘女士的两个孩子,分别11岁和9岁,用平日里帮家里做家务攒下的零花钱,各捐10元做公益,却遭到济宁晓娅慈善公益中心嫌“抠”拒收。这一事件,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某些公益组织的丑陋嘴脸。
孩子们的10元钱,虽数额不大,却是他们满满的爱心与对公益的热忱。在他们眼中,公益是不分多少、纯粹而美好的善举。可济宁晓娅慈善公益中心却以“十元不收,十元一个人说出去抠”为由,将这份纯真的爱心拒之门外。这哪里是在做公益,分明是在给公益抹黑!
公益的本质是什么?是汇聚众人之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分捐赠多少,只论爱心有无。每一份捐赠,无论大小,都是捐赠者的心意,都值得被尊重和珍视。而这个公益组织,却将金钱数额作为衡量爱心的标准,这种唯利是图、目光短浅的做法,完全背离了公益的初衷。
更令人气愤的是,在刘女士投诉后,该组织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将其中一个孩子从志愿团体中除名。这是何等的傲慢与狭隘!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伤害了两个孩子幼小的心灵,更让公众对公益组织的公信力产生了质疑。
一个真正的公益组织,应该是温暖的、包容的,能够接纳每一份爱心,让捐赠者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有意义的。而济宁晓娅慈善公益中心的所作所为,却让人们看到了公益组织内部可能存在的官僚化、功利化问题。他们把公益当成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容不得半点“不符合心意”的行为。
此次事件,也给整个公益行业敲响了警钟。公益组织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机制亟待完善。民政部门已介入调查,希望能彻查此事,让违规者受到应有的惩罚,还公益一片净土。同时,也希望所有公益组织都能以此为戒,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真正做到不忘初心,让公益回归纯粹与美好。否则,失去了公众的信任,公益之路将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