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梁桂珍,今年67岁,学历不高,只是中学毕业,是我们小县城里土生土长的人。
年轻的时候在供销社当过几年营业员,后来供销社倒闭,我就一直靠做点小买卖维持生活。
丈夫早年去世,我一个人把儿子和女儿拉扯大,吃了不少苦。
现在我一个人住在县城的一个小区,是女儿前年给我买的房子,花了整整70万。
虽然房子不算大,只有八十来个平方,但楼层好,采光好,还有电梯,对我这样年纪的人来说,住着很舒服。
我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女儿叫梁敏,比儿子小三岁,从小就懂事听话,学习也好,现在嫁到了市里,老公是个中学老师,日子过得挺不错。
儿子叫梁建国,跟我一个脾气倔强,年轻时在镇上的建筑队干活,后来娶了媳妇,媳妇是县城人,叫刘芳,两口子开了个五金店。
他们有个儿子,就是我的孙子,小名叫浩浩,今年26岁了,刚刚大学毕业。
本来以为晚年生活可以清清静静地过了,结果没想到, 一场关于“房子”的纷争,却让我心灰意冷。
02事情的起因,是孙子浩浩要结婚了。
浩浩大学毕业后,在市里找了份工作,工资不高,但也算稳定。女朋友家是市郊的,父母做点小生意,条件还可以。
两家人一商量,婚事就这么定下来了。起初我也挺高兴的,想着孙子长大了,有自己的小家庭,也是件喜事。
可没过多久,儿媳刘芳就找上门来了。一进门,她就开门见山:“妈,浩浩要结婚了,咱家条件也不算差,城里房价又贵,您这套房子……是不是可以腾给小浩住?反正您一个人住也空着。”
我听了心里一惊,赶紧说:“这房子是你妹买给我的养老房,我住着也方便,哪能随便腾出来?”
刘芳脸色一沉:“妈,咱们是一家人,您说这话就见外了。再说了,浩浩是您的亲孙子,将来房子不还是他的?早点住进来也没什么。”
我一时语塞,心里却五味杂陈。 这套房子,是梁敏一分一分攒出来给我买的,当初我说不要,她还急得哭了,说我是她妈,给我一个安稳的晚年是她的责任。
我看着刘芳,只能淡淡地说:“这房子不是我的,是敏敏出的全款,写的她的名字,你要说腾房得跟她说。”
刘芳一听,脸色更不好看了,甩下一句话:“早晚都是浩浩的,何必绕那么一圈?”
我没再吭声,只觉得心口堵得慌。
几天后,梁建国也找上门来了。他一进门也不拐弯抹角:“妈,刘芳跟我说了,浩浩结婚差房子,您把房子让出来,我们三口住着,您搬回老家去,那里房租便宜,又熟人多。”
我气得手都抖了:“你让我搬回老家?我一个老太太,谁照顾我?再说了,这房子不是你买的,是你妹给我买的!”
梁建国脸一红,语气软了些:“妈,我不是不孝,咱哥俩都一样是你养大的,你不能偏心啊。”
我苦笑了一下:“我偏心?
你成家那年,我卖了家里唯一的金耳环给你凑首付,你媳妇坐月子,是我给你们熬鸡汤带娃。
你五金店刚开那年资金不够,是我找亲戚借了三万块。
你现在一句‘早晚是浩浩的’,就要我把房子让出来?”
梁建国低了头,没吭声。
可接下来的事更让我心寒——刘芳在亲戚群里发了一条信息:“婆婆住着我们家的房子不肯腾出来,浩浩结婚都没地方住,真是难为儿子了。”
这话一出,亲戚们纷纷议论,有的说我太固执,有的说“现在小年轻成家不容易,老人就不能让一步?”只有我那亲家,也就是梁敏的公公婆婆,悄悄打电话安慰我,说:“桂珍啊,别往心里去,这年头,讲理的人少了。”
我忍着眼泪,装作若无其事地过了几天。 梁敏知道这事后,气得差点从市里赶回来,她打电话质问哥哥:“哥,你还有点良心吗?房子是我买的,你凭什么要让妈搬出去?浩浩结婚关我什么事?”
梁建国在电话那头支支吾吾,最后只说:“你不是过得挺好的吗?妈跟你住几年也行啊。”
梁敏那一刻直接爆发了:“你别拿我当冤大头!我小时候妈一个人拉扯我们兄妹,是她省吃俭用供你读技校,你对得起她吗?”
我在一旁听着,心里五味杂陈,既感动,又心疼。
可事情并没有结束。浩浩居然也来找我了。
“小奶奶,您把房子给我吧,我知道是小姨买的,但以后还不是我的?我结婚没房子,女方那边都在催了。”
我看着这个我从小一手带大的孙子,心都凉了。“浩浩,你怎么能这么说?”
他却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小姨能买得起房,您再让她买一套也可以啊,反正她有钱。”
我那一刻真的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亲情,在他们眼里,变成了理所当然的索取。
我跟梁敏说了这些,她沉默了好久,说:“妈,要不我把房子过户给你,谁也说不出什么了。”
我摇摇头:“敏敏,妈不想你再为我操心了。这个家,我也看透了。”
03现在,我依然住在这套房子里,门锁换了新的,钥匙只给了梁敏。
我把门前那几盆花养得比以往更好,阳台上晒着我自己织的毛衣,晚饭后去小区公园走走,再跟邻居们聊聊天,日子虽然清淡,但也安稳。
我没有告诉梁建国他们,我已经立了遗嘱,这套房子归梁敏所有。
亲情不是用来被索取的,更不是“早晚是你的”就能理直气壮的理由。
我所期待的晚年,不是锦衣玉食,而是被尊重、被善待。
也许有一天,他们会明白,情分比房产更重要;也许他们永远不会懂。
可我知道,我已经不再指望。
人老了,最怕的不是没房子住,而是心凉了。
下次编前先打个草稿
编,名字是女儿的还用你立遗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