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有一只石蛙正在吃小蟹。” “轻点,不要靠得太近。”4月19日晚上,在北岭山路边的一条小溪,一只石蛙正在捕食小蟹,摄影爱好者黄小云和另外三位群友轻轻举起了相机,拍下这个过程后,又轻手轻脚向前探寻。

趴在树上的树蛙。
黄小云和这几个群友,来自“肇庆夜观群”。他们晚上出行,前往山边、田间等野外,观察、拍摄夜间出没的小动物,了解夜间动物的精彩世界,加深对大自然的认知。目前,该夜观群有发烧友近20人。
“我从2021年开始夜观,当时只有三四位志同道合的影友。”黄小云表示,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广州、佛山等地已经有夜观群,他们除了在本地夜观,还时常来到包括肇庆在内的周边城市,如今总人数已过千。“有一次,我跟他们到鼎湖山夜观,此后就喜欢上了。”
阿辉是肇庆夜观群成员之一,他在20多年前就喜欢观察和记录大自然,近几年才爱上夜观。“夜行动物充满神秘,通过观察它们,能感受到自然界的复杂和美妙。”他说,夜观动物需要安静、耐心和细致,白天过着快节奏的生活,这个时候能舒缓心情,是很奇妙的体验。
“每年的春夏两季最多动物出没,适合夜观。”阿辉说,最常见到的是各种飞蛾、蛙类等,春季是繁殖季节,有的在觅食,有的在交配,有的在追逐,非常热闹。“有时还有意外惊喜。有一次,我们在北岭山发现一只斑林狸,它是夜行动物,躲在树洞里,探出脑袋向我们张望,非常可爱。”
记者跟随采访时,发现树上有不少鸟儿在睡觉,睡姿千姿百态,萌得可爱。有的昆虫在争配偶,你追我赶。有一只拳头大的树蛙,正趴在树上,听到动静也一动不动,任凭大家拍照。
在夜观过程,群友们都遵循一个规矩,就是“不打扰,不伤害,共爱护”。黄小云说,夜观人数不宜太多,一般三四个,“太多人会惊吓到动物。”夜观的工具,主要是头灯,有的还配着夜视仪,用手机或相机进行拍摄记录。

肇庆“夜观人”夜探山野。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摄
从去年开始,加入夜观行列的还有大中小学生,有的小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认识到越来越多的夜行动物,增长了见识。肇庆某高校大二学生卞文博,去年底加入夜观群,为了方便记录,节衣缩食买了一台单反相机,到了周末就跟随老群友去探寻动物世界。“整个过程充满惊喜,收获满满。”他高兴地对记者说。
采访中,群友均提醒记者,报道时不要写具体的地点,主要有两个考虑。首先是担心更多人知道后前往,个别人有捕捉动机,会打扰甚至伤害到小动物。其次是人身安全,由于在晚上行动,山路不好走,有时还遇到毒蛇等,存在不确定因素,不建议随意而行。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杨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