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英的故事就像一场跌宕起伏的电影,从农村姑娘到排球名将再到成功商人,她的人生经历了太多不可思议的转折,让人感叹命运的神奇,也让人敬佩她的坚韧不拔。
曹慧英小时候在村里文艺队演阿庆嫂,那时候她个子高,比男演员还高,站在台上特别扎眼。村里人都说这姑娘长得太高了,以后嫁人都难。曹慧英心里难过,觉得自己长得不好,老想着要是能矮一点该多好。她那时候哪里能想到,正是这个高个子,让她后来有机会进入体育圈,成为排球明星。人生真是奇妙,你以为是缺点的东西,可能恰恰成为你的优势。
曹慧英家里穷,父母是农民,上面还有好几个哥哥姐姐。在农村,女孩子能上完中学就不错了,哪敢想什么出人头地。曹慧英从小就知道要懂事,帮家里干活,不给父母添麻烦。她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但做事很认真。村里人都说这姑娘实在,以后肯定是个好媳妇。曹慧英听了这话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难过,她心里其实有个小小的梦想,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但又不敢说出来。
那时候农村姑娘的命运基本上就是嫁人生子,照顾家庭。曹慧英看着村里比她大几岁的姐姐们,一个个嫁人了,有的都当妈妈了。她心里有点害怕,觉得自己以后是不是也会这样。但是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就在曹慧英以为自己会像其他姑娘一样时,一个意外的机会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大姐嫁到北京后,听说北京体育学院在招生,就擅自给曹慧英报了名。曹慧英当时都不知道这回事,还在村里帮忙干农活呢。突然有一天,村支书在广播里喊她去见客人,原来是北京来的老师要考察她。曹慧英紧张得不得了,手心都出汗了,生怕自己表现不好,辜负了大姐的一片好意。
北京来的老师让曹慧英跑步,跳远,测身高体重。曹慧英虽然没练过,但农村姑娘身体底子好,测试结果还不错。老师们看她个子高,身体结实,觉得很有潜力。曹慧英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被选上。等待结果的日子里,她每天都盼着能有好消息。
终于有一天,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家里。曹慧英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激动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她知道,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她一定要好好把握。父母虽然舍不得女儿,但也知道这是好事,就同意让她去北京读书。曹慧英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带着全家人的期望,踏上了北上的火车。
到了北京体育学院,曹慧英才知道自己要学的是排球。她从来没接触过这项运动,心里有点害怕。但是她告诉自己,既然来了,就要努力学习,不能辜负家人的期望。刚开始训练时,曹慧英很吃力,手被球打得通红,腿也酸痛得不行。但她咬牙坚持,每天比别人多练一个小时。
慢慢地,曹慧英的技术进步很快,教练们都夸她有天赋。她个子高,力量大,很适合打排球。曹慧英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她给家里写信,说自己在北京过得很好,让父母放心。其实她省略了很多辛苦的细节,不想让家人担心。
在北体院学习期间,曹慧英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她们一起训练,一起吃饭,一起聊天。曹慧英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不再是那个内向的农村姑娘了。她觉得自己好像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正在展开美丽的翅膀。但是她不知道,更大的挑战还在等着她。
1973年,八一女排重新组建,到处物色人才。他们看中了曹慧英,邀请她加入。曹慧英有点犹豫,因为这意味着要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军人。但是她想到这是一个更大的舞台,可以让自己的排球技术更上一层楼,就答应了。就这样,曹慧英成了一名军旅排球运动员。
在八一队,训练更加严格了。曹慧英每天起早贪黑,刻苦训练。她的技术进步很快,很快就成为了主力队员。教练们都说她是个好苗子,将来一定能成大器。曹慧英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国家争光。她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1975年,国家女排进行大调整,袁伟民被任命为主教练。他到处考察,寻找合适的队员。当他看到曹慧英时,眼前一亮。袁伟民觉得曹慧英技术全面,性格坚韧,正是国家队需要的人才。他当即决定把曹慧英招入国家队。
曹慧英进入国家队后,更加努力训练。她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袁伟民很看重她,不仅让她担任主力,还让她当了队长。曹慧英感到压力很大,但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对得起教练的信任。
1977年,中国女排参加第二届世界杯。这是曹慧英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她既兴奋又紧张。比赛中,曹慧英表现出色,个人独得三项大奖。但是全队只获得第四名,没能拿到奖牌。颁奖时,曹慧英抱着奖杯流下了眼泪。她说,宁愿用这些个人奖项换一块团体奖牌。
这次比赛让曹慧英更加坚定了为国争光的决心。回国后,她训练得更加刻苦了。有时候训练太累,她会偷偷哭,但从不在队友面前表现出来。她知道,作为队长,自己要起到表率作用。曹慧英的拼搏精神感染了整个队伍,大家都铆足了劲儿要在下次比赛中一雪前耻。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和人开玩笑。就在曹慧英为下一次比赛做准备时,一场意外打乱了她的计划。1978年9月,她在训练中不慎摔倒,造成髌骨断裂性骨折。医生在她体内打了2块钢板,9颗钢钉。曹慧英躺在病床上,心里充满了不安。她害怕自己再也不能打排球了,害怕辜负了教练和队友的期望。
但是曹慧英没有放弃。在医院里,她每天坚持做康复训练。即使疼得满头大汗,她也咬牙坚持。大姐来照顾她,看到妹妹这么拼命,心疼得直掉眼泪。曹慧英安慰大姐说,不用担心,自己一定会好起来的。她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重返赛场,为国家赢得荣誉。
伤病的折磨让曹慧英明白了健康的可贵。她开始更加注意身体,每天坚持锻炼,注意饮食。虽然身上还有伤,但她的状态慢慢恢复了。教练和队友们都为她的坚强感到敬佩。曹慧英心里暗暗高兴,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
就在曹慧英准备重返赛场时,又一个坏消息传来。医生检查发现她患上了肺结核。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打击了曹慧英。她才24岁,正是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却接连遭遇伤病。曹慧英躺在病床上,第一次对未来感到了迷茫。
家里人都劝曹慧英退役,说她已经为国家做出了贡献,该为自己考虑了。父母甚至开始为她张罗婚事,害怕女儿年纪大了嫁不出去。曹慧英心里很矛盾,她知道家人是为她好,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排球事业。她觉得自己还有未完成的梦想,还想为国家再争口气。
就在曹慧英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意外的相亲改变了她的人生。通过朋友介绍,她认识了殷勤。殷勤是个阳光帅气的小伙子,对曹慧英一见钟情。他不在乎曹慧英是运动员,也不在乎她的伤病,只是单纯地喜欢她这个人。曹慧英被殷勤的真诚打动了,两人很快确定了恋爱关系。
殷勤的出现给了曹慧英新的希望。他鼓励曹慧英继续追求排球梦想,说会一直支持她。有了爱情的支持,曹慧英更加坚定了重返赛场的决心。她加倍努力训练,终于重新回到了国家队。队友们都为她感到高兴,说曹慧英就像是涅槃重生的凤凰。
1979年,中国女排参加第二届亚锦赛。这是曹慧英伤愈复出后的第一次重要比赛。她心里既兴奋又紧张,生怕自己发挥不好。但是当比赛开始后,曹慧英很快找到了状态。她的发球、扣球都威力十足,带领球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冠军。这个冠军对曹慧英来说意义重大,证明她的付出没有白费。
夺冠后,曹慧英更加努力训练。她知道,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即将到来,这是中国女排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意义非凡。曹慧英和队友们都憋足了劲儿,想在奥运会上一展风采。然而,就在他们准备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乱了所有计划。
由于国际政治原因,中国决定抵制莫斯科奥运会。这个消息对中国女排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曹慧英和队友们都感到很失落,觉得辛苦准备了这么久,却不能参赛,实在可惜。但是作为运动员,她们必须服从国家决定。曹慧英安慰队友们说,我们还年轻,还有机会,一定会在下一届奥运会上证明自己的。
奥运会泡汤后,曹慧英一度想要退役。她觉得自己已经25岁了,在运动员中算是高龄了。而且她和殷勤的感情也越来越好,两人都想尽快结婚。殷勤已经开始装修婚房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曹慧英心里想,也许是时候告别赛场,开始新的人生了。
但是当曹慧英把退役的想法告诉袁伟民时,教练却极力挽留她。袁伟民说,你是队里的精神支柱,技术也很全面,我们还需要你。他希望曹慧英能再坚持一段时间,参加1981年的世界杯。袁伟民的话让曹慧英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她不知道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