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饥荒的时候,为何宁愿啃树皮,也不愿去捕鱼打猎?

喵科普吖 2025-01-04 15:36:37

古代常常用饿殍千里,易子而食,来形容饥荒的惨状。作为农耕文明的代表,我们国家过去几千年里,农业收成大多依赖天气,因为技术有限。

而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季风气候,自然灾害频繁,所以古代经常闹饥荒。因为饥荒频发,老祖宗们为了以防万一,养成了囤粮的习惯。但很多时候还是囤不够粮食,荒年还是时有发生。

一到荒年人们没东西吃,就到处挖野菜啃树皮,甚至连草根、老鼠都不放过。然而即便如此,还是会出现“易子而食”这样极其悲惨的情况。

其实古代的生态环境要比现在好得多,比如战国时期,山东还有犀牛出没;南宋年间,浙江衢州最后一次出现了野象;福建地区到清朝初期还有大象活动;

明清时期的四川老虎过多,形成了虎患。再看江河之中,上世纪中后期长江里还有很多江豚成群结队。这些现象都说明古代食物充足,江河里的鱼类资源非常丰富。

那么为什么古人宁愿啃树皮、吃草根,甚至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也不去捉鱼捕猎呢?

首先如果古人贸然去打猎,可能还不如选择原地不动。因为古代没有枪支弹药这类现代工具,即便是专业的猎户,也只能依赖陷阱、弓箭这类原始工具来打猎,效率极低。

而且打猎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山林里不仅有虎豹豺狼这类猛兽,还有更加危险的野猪。对于饥饿的灾民来说,上山打猎简直就是去送死。

其次相比打猎,抓鱼同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古代人抓鱼主要依靠渔网、钓鱼或者在河滩处摸鱼,这些方法都非常原始。

可能忙活了很长时间,也抓不到多少鱼。而且古代的渔网都是用麻线之类的材料编织的,很不结实,需要经常修补。

在那个时代,人们很难通过抓鱼来获得足够的食物。无论是打猎还是捕鱼,都需要在靠近山林河湖的地方进行,而这些地方往往交通不便,是人们尽可能避开居住的地方。

所以对于古人来说,要想获得食物,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其实古人的日子并不像现在很多古装剧里演的那样轻松自在。

那时候粮食产量很低,就算是风调雨顺的年份,交完各种田租和苛捐杂税后,老百姓能不能吃饱饭都是个未知数,能存下点粮食更是难上加难。

说到吃的,古人的饭桌上也远没有我们想的那么丰盛。在辣椒传入中国之前,做水产和肉类食物挺费劲的,做法也很单调,主要就是水煮或烧烤。

因为那时候,盐和食用油都非常宝贵,普通人家根本舍不得用油炸食物,那简直是奢望。

要是遇到荒年,虽然偶尔也能抓到獐子、野鹿、山鸡、兔子之类的野味,但这毕竟太少见了。

古代的饥荒往往持续很久,而且经常和疫病一起来,老百姓连找吃的力气都没有。靠这点野味填肚子,也只是暂时顶顶饿,根本解决不了饥荒的大问题。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