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会秘史|阿森纳2011年夏窗的“疯狂48小时”

肉眼凡胎侃球 2025-03-27 09:05:03

十四年前,阿森纳在转会市场上经历了疯狂的两天,一举签下五名一线队球员。这段发生在转会窗口最后几天的故事,充斥着故障的传真机、被打破的承诺、难以置信的经纪人、放弃的体检以及仓促完成的合同,宛如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足球转会传奇。

在温格长达22年的执教生涯里,最为繁忙的转会日,他本人却并未在场。当时,阿森纳主帅正按计划前往日内瓦参加一个教练研讨会。不过,他对留在伦敦的团队充满信任,这个团队由首席执行官伊万·加齐迪斯和合同专家迪克·劳领衔。“我们一直努力打造一个具有强烈集体协作精神的团队,”劳透露,“到了2011年,合同团队——俱乐部秘书大卫·迈尔斯、首席会计师斯图尔特·威斯利和首席律师斯文娅·盖斯马尔——已经共同经历了六七个转会窗口。我们彼此熟知各自的优势,清楚需要完成的任务。”阿森纳的最大股东斯坦·克伦克在当天几乎没有参与其中,这也充分显示出对海布里大厦现有团队的高度信任。

阿森纳那个夏天过得颇为艰难,先是失去了明星球员塞斯克·法布雷加斯和萨米尔·纳斯里,接着边后卫组合盖尔·克利希和埃曼努埃尔·埃布埃也相继离队。诸如胡安·马塔、萨蒂·卡索拉、加里·卡希尔和菲尔·贾吉尔卡等顶级引援目标,也纷纷从他们手中溜走。当俱乐部进入转会窗口的最后一周时,仅仅签下了三名一线队球员:科特迪瓦边锋热尔维尼奥、卡尔·詹金森和乔尔·坎贝尔,以及17岁的新星亚历克斯·张伯伦。

随后,老特拉福德那场令人痛心的8-2惨败,无情地暴露了温格手中可用选项的匮乏。而在接下来惊心动魄的48小时内,阿森纳开启疯狂引援模式,一口气签下五名球员,其中四笔交易在转会截止日当天正式敲定。劳驳斥了这些签约是出于恐慌的说法。“老特拉福德发生的事情确实令人难堪,这一点毫无疑问,”他坦言,“但这并没有引发任何‘恐慌’情绪。至少我不会用这个词来形容。真正让我们感到意外的是,我们从中看到了‘机会’。”

在截止日临近的日子里,劳的职责之一便是让俱乐部其他部门及时了解最新进展。在转会期间,他会定期向合同团队通报俱乐部正在追逐的目标以及可能涉及的费用。理疗师加里和科林·刘易斯以及俱乐部医生加里·奥德里斯科尔会被告知任何潜在的体检安排,而公关部门则负责处理必要的媒体事务。此外,还有一位关键人物——球员联络官保罗·欧文,他至今仍在俱乐部任职。

“到了截止日,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协调各方。所以我会告诉保罗,‘听着,我们正在考虑签下这家伙,所以我们需要他尽快从A点转移到B点’。而保罗总是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在截止日前几天,我们得知,(佩尔)默特萨克的交易正在推进,贝纳永有可能租借加盟,另外还有一位韩国前锋的消息,”一位训练场的消息人士透露。这位韩国前锋——前锋朴周永——最终成为第一个加盟的球员,他在8月30日与俱乐部成功签约。

在摩纳哥降级后,朴周永原本即将加盟里尔。事实上,他当时正在里尔进行体检,而劳的一通关键电话改变了一切。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用劳的话来说,“简直疯狂至极”。

“他们根本不相信阿森纳真的想要他,”劳回忆道,“他们要求和我视频通话。我在Skype上给他们展示了我的名片——可他们还是不相信我。我让伊万·加齐迪斯给他们打电话,他们同样不相信伊万。最后,我不得不请阿尔塞纳(温格)亲自给他们打电话。”

温格的声音终于让朴周永的团队放下心来。于是,他毅然离开了里尔的体检现场,前往英格兰,甚至都没有通知法国俱乐部一声。里尔的官员后来进入朴周永的酒店房间,却只看到空荡荡的屋子。

第二天,朴周永作为阿森纳的新9号正式亮相。“他将为我们的进攻实力增添真正的品质,成为球队极为宝贵的补充,”温格在官方新闻稿中如此评价。然而,最终朴周永在阿森纳的三年时光里,仅仅在英超联赛中出场过一次。“我认为他并没有充分展现出自己的比赛风格,”温格在他的自传《我的红白生涯》中写道,“我从不怀疑他的天赋。毫无疑问,他只是稍微缺乏一点自信。他始终没能迎来那场足以改变一切的比赛,那种能让他对自己说:‘嘿,我其实足够优秀,可以在这里立足’的比赛。或许是我没有给他足够多的机会来证明自己。”

2011年转会截止日面临的一大难题在于,恰逢国际比赛日,这导致许多球员要么正在前往国家队报到的途中,要么已经随国家队出征。佩尔·默特萨克当时正在杜塞尔多夫的凯悦酒店,他也接到了温格的电话。

阿森纳主帅用德语与默特萨克轻松交流,只在提及一个至关重要的词时,才切换成英语:“领导力”。在球队刚刚遭受8-2惨败之后,温格急需一位能够展现出强大权威,稳定军心的人物。

整个夏天,阿森纳多次收到关于默特萨克的推荐。他与不来梅的合同将在下个夏天到期,所以当时他的转会费仅略高于700万英镑。阿森纳最初更倾向于追求像卡希尔和贾吉尔卡这样的目标,但随着时间愈发紧迫,默特萨克的名字逐渐崭露头角。

随后,俱乐部安排这位中后卫离开德国足协的训练营,飞往伦敦接受体检。默特萨克的国家队主教练约阿希姆·勒夫对他前往英格兰的行程表示支持。然而,当默特萨克从希思罗机场被接走时,他不禁心生疑虑,怀疑是不是出了什么差错。他原本以为会被送往一家大型、现代化且设施先进的医院。结果,却被带到了一栋典型的英式郊区排屋前。

这里并非他的新住所,而是阿森纳当天用于体检的扫描诊所所在地。由于当天有四次体检任务,俱乐部租用了两个不同的扫描诊所来分摊工作量。幸运的是,这四次体检的时间安排得较为合理——“否则,我们就会像在《福尔蒂塔楼》里一样,让人在各个房间之间来回折腾,”一位前科尔尼工作人员调侃道。

“伦敦的诊所规模很小,”默特萨克在他的自传《大个子德国人》中写道,“就像一个满是狭窄、蜿蜒房间的玩具屋,设备也并非最先进的。我在核磁共振扫描仪里待了五个小时——这段时间足够我思考、担忧,甚至祈祷。”

当默特萨克来到阿森纳位于伦敦科尔尼的训练基地时,由于国际比赛日,基地几乎空无一人——不过,他在一线队更衣室里遇到了新队友曼努埃尔·阿尔穆尼亚和塞巴斯蒂安·斯奎拉奇。正是在理疗室里,默特萨克得到了好消息——扫描结果一切正常,交易成功达成。

“任何一个转会截止日,部分取决于预先的计划,”劳解释道,“但同时也需要随机应变。”安德烈·桑托斯的转会情况,恰好印证了这一点。

尽管阿森纳关注这位巴西球员已有一段时间,但转会至北伦敦直到截止日前一周才成为一个切实可行的选项。

8月24日,在欧足联的巨大压力下,土耳其足协同意禁止费内巴切参加2011-12赛季的欧洲冠军联赛,原因是该俱乐部涉嫌操纵比赛。这一决定让费内巴切陷入混乱和财政困境:桑托斯渴望离开。

这给阿森纳带来了机会。“我们得知桑托斯几乎可以免费签下,”劳说道,“转会费少得可怜。”在个人条款方面,阿森纳惊讶地发现,桑托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他们的首次报价。“他急切地想要离开土耳其,他的签约价格可能比我们预算的还要低30%,”劳透露,“这种情况只有在真正坐在谈判桌前时才能体会到。”

和默特萨克的情况类似,温格的电话在说服桑托斯转会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次,温格用英语与桑托斯交流,告诉他,自从他在巴西甲级联赛踢球时,自己就开始关注他的职业生涯。“说到吸引球员,没有人比阿尔塞纳更在行了,”劳赞叹道。

“媒体觉得这一切充满戏剧性,但我早就知道会持续到最后一天,”约西·贝纳永在谈到自己在转会截止日加盟阿森纳的转会时说道。这位以色列国脚与切尔西达成协议,如果切尔西能够签下他们的两个中场目标之一:卢卡·莫德里奇或劳尔·梅雷莱斯,他将被允许离开。

“在转会窗口结束前八天,我首次听说阿森纳对我感兴趣,当我得知他们想要我时,这个选择变得轻而易举,”贝纳永回忆道,“我在英格兰以及其他国家都有几个不错的选择,但当我听说阿森纳对我有意时,我立刻就做出了决定。”当切尔西在与利物浦关于梅雷莱斯的转会谈判中取得突破后,贝纳永和阿森纳得到了转会的许可。截止日当天早上,他从以色列国家队的训练营飞往伦敦。

一切似乎进展得十分顺利——完成体检后,贝纳永返回机场,满心期待着租借加盟阿森纳的消息得到确认。

然而,阿森纳与贝纳永的经纪人在谈判中遭遇了一个始料未及的阻碍。“约西正等着登机,但他的经纪人却想趁机敲我们一笔,”劳解释道,“他在最后一刻要求更多的钱。我给阿尔塞纳打电话说,‘这家伙在给我们制造麻烦。我打算告诉他们,这就是我们的报价,他们要么接受,要么拉倒。你同意吗?’阿尔塞纳回答,‘完全同意’。”

贝纳永的经纪人被下了最后通牒——要么他的客户立即到机场休息室的指定座位上,以便阿森纳传真合同让他签字,要么交易就此取消。

时间紧迫,阿森纳的强硬立场无疑是一场精心算计的赌博。幸运的是,他们赌赢了:在飞回以色列的航班起飞前几分钟,贝纳永签下了为期一个赛季的租借协议。此时,还剩下最后一个引援目标。

最接近晚上11点截止时间完成的交易,当属米克尔·阿尔特塔的转会。在阿森纳寻求替换法布雷加斯和纳斯里的过程中,引进一名技术型中场球员无疑是当务之急。由于劳正忙于处理桑托斯、默特萨克、贝纳永的转会事宜以及一些球员的离队事务,首席执行官加齐迪斯不得不亲自与埃弗顿主席比尔·肯莱特进行谈判。

然而,肯莱特并不愿意谈判。他多次拒绝了阿森纳的报价,并坚称不想出售队中的关键球员。“我们当时都认为这笔交易已经彻底没戏了,”劳承认,“然后米克尔得知了这件事,事情又重新有了转机。”

埃弗顿对此极为愤怒,认为球员遭到了挖角。然而,阿尔特塔同样感到愤懑,他觉得俱乐部没有将报价告知他,也没有批准转会,这是对他的背叛。“米克尔当时正在家中,”劳回忆道,“但他真的开车回到训练场,当面告诉比尔·肯莱特他要离开。比尔在足球界摸爬滚打多年,他明白很难强行留住一名资深球员。”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时间。阿尔特塔还在默西塞德郡,显然无法前往北伦敦进行体检。阿森纳考虑在西北部安排扫描,但最终他们不得不依赖埃弗顿医疗团队的密切协作与信息共享。阿尔特塔两年前曾遭受过十字韧带损伤,所以埃弗顿方面的坦诚至关重要。他的大部分“体检”都是通过电话沟通完成的。

“我告诉阿森纳相信我,”阿尔特塔后来透露,“如果体检出现问题,我愿意承担责任。”医疗团队并没有权力决定俱乐部是否签下一名球员——他们只是向主教练和首席执行官提供一份评估风险的报告。最终,决定签下阿尔特塔是一个经过权衡的冒险之举。

球员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经济牺牲。由于阿森纳的合同团队工作量巨大,为了加快进程,阿尔特塔拿到的合同中没有包含一名英超球员通常所期望的奖金,只有基本工资。尽管几个月后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但阿尔特塔愿意接受这一合同,充分表明了他对转会的强烈渴望。

即便如此,最后时刻还是出现了意外状况。当时间临近晚上11点时,埃弗顿的传真机突然卡住了。阿森纳疲惫不堪的转会团队紧张地屏住呼吸——好在最终交易成功通过,阿尔特塔从此与阿森纳足球俱乐部紧密相连。

关于那个截止日的疯狂采购是否值得,人们或许会展开辩论。虽然默特萨克和阿尔特塔成为了阿森纳的中流砥柱,贝纳永在租借赛季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朴周永和桑托斯最终却因成为温格最令人费解的引援而饱受诟病。

“他们没有一个让俱乐部花费了巨额资金,”劳说道,“其中一些引援非常成功。而那些不太成功的,也只是继续各自的发展道路。”

有一点十分明确,这场“购物车冲刺”极有可能拯救了阿森纳那个赛季。尽管开局不利,但他们最终在赛季结束时排名第三,仅比曾在老特拉福德痛击他们的曼联队低一个名次。最终,阿森纳成功做到了他们当时迫切需要完成的事情。

2 阅读:746
评论列表
  • 2025-03-28 09:31

    朴周永算是倒贴过来的,当时背后有韩国财团的大额赞助直接抵消转会费。

  • 2025-03-27 23:45

    在那些转会进来的身价都很少超过1000万镑的几年,依然每年进欧冠,这就是教授的功力

  • 2025-03-31 12:52

    [得瑟][得瑟]回头看,其实算不上失败,塔子和m6确实在当年以及接下来一两赛季发挥重要作用。拉长十年来看,两位成为目前球队的主教练和青训主管,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 2025-03-29 22:43

    最失败夏天转会

  • 2025-03-27 12:59

    病急乱投医,一分价钱一分货[横脸笑]

  • 2025-03-27 23:10

    还是靠温格的个人魅力

肉眼凡胎侃球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