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误诊遭切五器官离世家属追责遇阻

宋佳粒 2025-04-16 21:18:23

一场本可避免的医疗悲剧 77岁的张玉华老人2018年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经历了一场致命医疗事故。体检发现胆管轻微扩张后,她被诊断为"胰腺癌",接受了全胰腺切除术,胃、十二指肠等五个器官被切除。术后三个月,老人因器官衰竭离世。令人震惊的是,病理报告显示其体内从未存在恶性肿瘤。

误诊链条:从检查失误到过度治疗 2018年8月,张玉华因胆管扩张入院。尽管CT、彩超均未发现肿瘤,主治医生纪某坚持进行有创ERCP检查。术后两天,在未告知创口影响的情况下,安排PET-CT检查显示"恶性肿瘤可能性大"。在没有病理确诊的情况下,纪某直接实施全胰切除手术。法庭证据显示,术中已未见肿瘤迹象,却仍按原计划切除器官。

司法认定:医院全责赔偿62万家属起诉后司法鉴定指出:医院仅凭外院PET-CT报告确诊,缺乏影像和病理依据;对高龄患者实施创伤性过大手术,直接导致代谢紊乱。2023年深圳中院终审判定医院承担全责,赔偿62万元。但涉事医生纪某仍在该院肝胆外科任职。

刑事追责困境:医疗过失还是故意伤害?家属多次报警追究刑责未果。

法律界存在分歧:北京律师认为符合《刑法》335条医疗事故罪,医生严重失职应追责。 深圳卫健委却以"超两年追诉期"为由不予行政处罚

院方内部文件曝出惊人细节:手术记录显示"胰腺肿瘤?"带问号,却仍完成器官切除 。

行业警示:手术刀下的制度漏洞本案暴露医疗监管多重缺陷: 三级医院竟出现基础诊断流程错误(有创/无创检查顺序颠倒) 医生拥有"先斩后奏"式手术权限,术中发现问题未重新评估 ,重大医疗事故涉事医生仍在一线执业,暴露出执业监管缺失 。

广东省高院数据显示,近五年类似"过度治疗"纠纷增长38%,但医生被追刑责案例为零。当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最高处罚仅为吊销执业证书,难以形成震慑。

此案敲响警钟:当救死扶伤的圣殿滋生草菅人命的行径,完善司法问责与行业监管已刻不容缓。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请联系

1 阅读:595
评论列表
  • 明明胰腺内见黏液性肿瘤,还说没问题?小编你搞一排红字挡住原始图片是几个意思?只能说有过度治疗之嫌,那有误诊误治?

    您脑有病 回复:
    还好网友都眼睛雪亮没被带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