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说老子》历代名宰相挨骂,为什么都不生气?

日月堂易经风水馆 2021-12-02 17:58:22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最高的善好像水一样。)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

(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

㊣与,善仁;言,善信;

(待人善于真诚、仁爱,说话善于格守信用。)

㊣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为政善于治理,处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夫唯不争,故无尤。

(因为不与人争,所以没有错误。)

以上就是一般的原文与译文。

【第九句】

㊣夫唯不争,故无尤。

01

对于“尤”这个字的解读,一般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

“尤”,是指“过失”。

意思是:

如果不争,便不会犯错。

那么这种观点能站的住脚吗?不见得。比如大秦帝国为什么短短十五年就灰飞烟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就是因为太过于仁厚,太过于“不争”,以致于被胡亥夺位,最后身死秦灭。所以,不争就不会犯错,显然不符合事实,因为扶苏正是犯了“不争”之错。

02

第二种观点认为:

“尤”,是指别人的怨恨。

意思是:

如果不争,便不会招致怨恨。

那么这种观点能站的住脚吗?不妨来听三个典故。

03

【第一个典故】:

唐代有一位著名的宰相叫娄师德,因为年老体胖,行走缓慢。有一天跟李昭德一起上朝的时候,李昭德多次停下来等他,不胜其烦。

于是大骂:

“真受不了你这个种地的庄稼汉!”

娄师德呢?不仅不生气,还笑眯眯的说:

“我娄师德不是田舍汉,谁是田舍汉呢?①”

04

【第二个典故】:

北宋有一位著名的宰相叫富弼,脾气好修养高,有一天在大街上散步,突然遇到一个穷酸秀才。这个秀才嫉妒富弼的功名,故意高声骂道:

“富弼就是一个缩头乌龟!”

这时候一个熟人提醒富弼说,有人骂你。富弼呢?不仅不生气,还若无其事地说:

“同名同姓的人那么多,怎么一定是在骂我呢?”②

05

【第三个典故】:

北宋还有一位著名的宰相叫吕蒙正,他刚担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不久,有一次上朝的时候,突然朝堂帘內有一个大臣指着他说:

“这等竖子小人也能参政?”

四周一片嘘笑,吕蒙正呢?假完全不在意,就跟没听到一样。他的几个同僚们忍无可忍,下令责问此人的官位姓名,但是被吕蒙正制止了。退朝后,同僚们还在愤愤不平,后悔没有查问到底。吕蒙正却说:

“知道了他名字,终身不能忘,不如不知。”③

06

那么问题来了:

娄师德不争,为什么还被人骂“田舍汉”?

富弼不争,为什么还被人骂“缩头乌龟”?

吕蒙正不争,为什么还被人骂“竖子小人”?

他们三个人在历史上都是出了名的弥勒佛脾气,大肚能容,广受尊崇。但是大厦越高,阴影就越长。即使一个人脾气再好,品格再光辉,也无法将所有人的怨恨雪化冰消。这一点,小至雷锋和特蕾莎修女,大至孔子、耶稣、释迦以及穆罕默德都无法做到,何况凡夫俗子?

所以,将“尤”理解为“他人的怨恨”同样是站不住脚的。

07

那该如何解释呢?

尤,其实的确是“怨恨”的意思,但指的是并非是别人的怨恨,而是每个人自己的怨恨之心。

所以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

如果你与世无争,就不会有怨恨之心。

08

怨恨,佛家将其称为“嗔”,人心三毒之一(贪嗔痴)。佛家经典《大智度论》甚至说:

“诸烦恼中,瞋为最重。诸心病中,第一难治。④”

为什么呢?《华严经》答案是: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⑤”

没错,“嗔”这个个堪称是潜藏在每个人心中最危险的杀手。小至两个孩童打架,大至两个国家打仗。莫不是起源于“争”这个动机,发酵于“嗔”这个念头。

众所周知,佛门中第一戒律便是“杀戒”。但这只是对外在生命戒律,如果是面对内心的思想,释迦牟尼的主张则恰好相反。他同样提倡众生要拿起屠刀,大开杀戒,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尤其像“嗔”这种暴君,就应该随见随斩,断首除根。

09

《大智度论》当中有这样一番对话,有人问释迦牟尼:

何物杀安隐?何物杀不悔?何物毒之根,吞灭一切善?何物杀而赞?何物杀无忧?”

意思是:

什么东西杀了它会心中安稳平静?什么东西杀了它不会后悔?什么东西是毒害的根源?什么东西可以吞灭一切善念?什么东西杀了它值得称赞?什么东西杀了它便无忧无虑?

释迦牟尼十分干脆的回答说:

“杀瞋心安隐,杀瞋心不悔;瞋为毒之根,瞋灭一切善;杀瞋诸佛赞,杀瞋则无忧!”⑥

那么如何才能杀掉心中的“嗔”呢?佛陀提供了一个绝招叫忍辱。而老子也提供一个必杀技叫不争。所谓“忍辱”,不正是“不争”吗?看来,佛陀和老子又一次在思想的十字路口上殊途同归。

【第八章】完【参考资料】:

1、《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一》

2、(明)郑瑄《昨非庵日纂》

3、《宋稗类抄•卷三•雅量》

4、《大智度论•卷十四》

5、《华严经•卷四十九》

6、《大智度论•卷十四》

本文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