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追求速度的道路上,我们遇到了一个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音爆。这个令人生畏的声音现象,不仅会惊扰地面居民,还可能对建筑物造成破坏。
但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工程师们正在开发的一款革命性飞机,能够在超音速飞行的同时,几乎不产生破坏性音爆——这就是X-59。
今年1月,NASA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联手向世界展示了他们的最新"玩具"——X-59超音速客机。
X-59,长30米,宽9米,看起来就像一支巨大的飞镖。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就是那个长得夸张的尖头,占据了整个机身长度的三分之一。
这个怪物不仅快,而且安静。它能以每小时1490公里的速度飞行,虽然比起曾经的超音速明星"协和式"飞机慢了一些,但它的噪音水平却低得惊人——只有75分贝,相当于关闭车门的声音。
通常情况下,当飞机突破音障时,它会产生一种叫做"超音速音爆"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飞机飞得比声音还快,导致周围的空气被压缩,形成一个巨大的冲击波。
这个冲击波不仅会产生巨大的噪音,还会造成地面的振动,如果这种飞机在城市上空飞行,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自从2003年协和式飞机退役后,商业超音速飞行就成了一个禁忌。但是美国人显然不甘心就此放弃。他们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超音速飞机变得安静?
答案就在X-59的设计中。
首先,那个长得夸张的尖头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阻力。机身前部的小机翼则是为了在保持平衡的同时分散前方被压缩的空气。
为了追求完美的流线型,设计师们甚至取消了驾驶舱前方的玻璃窗,改用外部摄像头和4K显示屏。
外媒最新报道称,NASA的实验性X-59“静音超音速试验机”(QueSST)飞机已经完成设计准备工作,正处于首飞前的最后测试阶段,即将揭开神秘面纱,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飞行革命。
它不仅仅是一架飞机,更是一个飞行的实验室,一个可能改变未来航空旅行的关键。
美国的目标是,到2026年,让X-59在美国部分城市上空飞行,收集噪音数据,为超音速飞行的商业化铺平道路。
如果一切顺利,未来我们可能真的能坐上44人座的超音速客机,从首尔飞到纽约只需7小时,比现在缩短一半!
当然,开发这样一架飞机并非易事。X-59面临的工程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它的设计必须在保持超音速飞行能力的同时,还要大幅减少音爆。
X-59的每一个部件,从机身到机翼,从控制面到航电系统,都经过精心设计和反复测试。
从2022年到2024年,工程师们进行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测试。
他们使用"振动器"来模拟飞行中的振动,进行验证试验来确保飞机能够承受飞行过程中的各种力,甚至还进行了结构耦合测试,让计算机控制飞机的各个控制面移动。
X-59的结构负责人Walt Silva所说:"做了这些测试后得到的数据显示在某些方面比较顺利,而在其他方面有待改进。所以必须要弄清楚这一切,然后努力使其变得更好。"
这就是科学的魅力所在。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改进的机会。
最近,随着结构测试和弹射座椅安装的完成,X-59正在向着首飞迈进。
接下来,它将启动发动机进行一系列地面试运行,对航空电子设备进行电磁干扰测试,最后进行滑行测试以验证地面机动性。
正如NASA阿姆斯特朗飞行研究中心的航空航天工程师Natalie Spivey所说:"首飞总是非常紧张的。我们有很多期待,但我们已经准备好到达目的地,看看飞机在空中的反应如何。这将会非常激动人心。"
如今,除了NASA和洛克希德·马丁,还有繁荣超音速、Spike Aerospace等初创企业也在积极开发超音速飞机。
美国人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追求超音速飞行?仅仅是为了让我们的旅行更便捷吗?
恐怕没那么简单。
首先,超音速飞行技术的突破意味着军事领域的巨大优势。虽然X-59是一架民用客机,但是谁能保证这项技术不会被用于军事用途?
更快的战斗机、轰炸机,意味着更强的攻击能力和防御能力。在当今世界局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这种技术优势的意义不言而喻。
其次,超音速飞行的商业化将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美国人可以更方便的抵达世界任一国家,而谁能保证这种"便利"是双向的?谁能保证美国不会利用这项技术来进一步巩固其全球经济霸主地位?
而且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虽然X-59号称噪音很小,但它的燃料消耗呢?它的碳排放呢?
在我们还在为减少碳排放而努力的时候,美国却在推动一项可能大幅增加碳排放的技术,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
不可否认,在这场超音速飞行的竞赛中,美国显然走在了最前面。他们的野心显然不仅仅是缩短飞行时间,更是要重塑全球航空业的格局。
繁荣超音速公司的代表布莱克·肖尔布姆曾经说过:"我们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时代,只要支付100美元,就能在4小时内到达世界上的任何城市。"
这句话听起来很美好,但是背后隐藏的野心却让人不寒而栗。
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了,美国将掌握全球人员流动的主导权,这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这不仅仅关乎航空技术的发展,更关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全球格局的变化。
我们如果不能未雨绸缪,在这场超音速竞赛中占据有利位置,一旦美国人实现4小时内环游地球,我们的高铁再快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