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发展的历史上,苏轼开创了豪放派,秦观则被视为婉约派的重要作家。他们两人双峰并峙,二水分流。
在“苏门四学士”中,苏轼尤其赏识秦观,秦观也最为尊敬苏轼。他们是忘年之交,师生之谊,生死之友。
今天介绍的这首《踏莎行·郴州旅舍》,堪称是令秦观封神的一首词。有人说,这首词是写给苏轼的,而且苏轼读过后的反应也很激动——泪流不止。
那么不禁让人好奇,这首千古名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一段怎样的往事呢?
踏莎行·郴州旅馆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读这首词,需要一点必备的历史背景。
当时的政坛是一个党争的世界,苏轼因为得罪了新旧两党,在京城没有了立足之地,自求外调。
随着苏轼远离政治核心,秦观自然在京城也吃不开了,接二连三地受到污蔑。
当秦观从苏轼处得知,恩师被弹劾的同时自己也附带被弹劾,便立刻去找相关人物去疏通关系。秦观的不成熟和失态行为,使得苏轼兄弟的政治操守遭到了政敌的怀疑。
秦观当时可能并没有想明白,这并不是他一个人在作战,他的一言一行势必会被外界当作是恩师苏轼的授意。因此,秦观和苏轼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年复一年,荣辱浮沉,秦观又随着新一度的党争被削去一切官职,放逐至偏远的郴州。
该算是他人生低谷的最低处了,而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在郴州的某一所旅舍里,诞生了这首传为经典的《踏莎行》。
这首《踏莎行》是秦观的代表作之一,天涯孤旅,凄凉愁苦,写得百回千转。
词的上阕以“楼台”尽失、“桃源”难寻,寄寓理想幻灭之情,以虚写实、虚实相生,进而想到独处孤馆的凄苦,“杜鹃”和“斜阳”等意象的运用,婉曲地表达妙对故乡家人的思念之情。
下阕过片三句“梅花”、“尺素”的问候,让词人联系到现实处境反添愁恨,结尾两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为千古名句,以景结情,反衬自己归乡无望的失望之情,写出了作者处目断肠的情怀。
全词大概的意思是说:
楼台般美丽的理想已经消失在现实中,北归的路也隐没于朦胧的月色中。那桃花源到处望尽也找不到。
我在异乡的驿馆中,在这初春的寒冷里,真是难以忍受啊!在夕阳西下之际,偏又听到那杜鹃鸟的“不如归去”的叫声。
我想念故乡,可书信也难于寄去我的思念和哀愁。我的愁情如石头一般不知堆砌了多少重。
郴江本来应该绕着郴山转,为何要流到湘江去呢?就像我本是属于北方,为什么要流落到这南方偏僻之地呢?
词人把自己的愁情写得十分深重,可谓凄凉至极,读者不能不为之动容。
有学者认为,《踏莎行·郴州旅社》其实是秦观向苏轼表明心迹的一首词,我深以为然。
所以,苏轼读了“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之后,才会有不同于一般人的感慨吧。
因为,这是写给他的词,唯有他能明白秦观藏在每一个字里面的深意。
这是学生秦观在向自己表白,希望求得自己的原谅,表明自己身为蜀党人士,当初何必要“背叛”恩师呢?
在此后,两人各自被贬天涯海角的几年里,少有见面的机会。
当秦观在藤州去世,苏轼听到这个噩耗之后,“两日为之食不下”,他既为自己失去一位好友加学生而痛苦,也为文坛失去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才而惋惜。
他禁不住连声悲叹:“哀哉痛哉,何复可言!当今文人第一流,岂可复得!”
秦观去世时年仅五十二岁。
五十二岁的年纪,正是其思想、学术、文学各方面臻于成熟的黄金岁月,本该有更多的奇丽瑰宝奉献给社会,却猝然离世,撒手于久困而初露光亮之际,怎不令人怅恨万端!
苏轼最爱“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两句,共同谪放天涯的无奈和悲愤,尽在不言中。
秦观病逝之际,苏轼悲痛难抑,特将这两句词书于扇上,每日看着,流泪不止,道:“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他说,少游走了,他可是文人当中的第一流人物啊,即便是世间的一万个文人,也换不回一个秦观。悲哉,悲哉!
一年之后,苏轼也病逝于常州。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人生本就是一场因缘际会,有故事的开始,就有故事的曲折变迁,想必含笑去世的秦观,早已知晓这个答案了吧!
最后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