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前半生虽走得比较顺利,但步入中年后,随着国事愈多,他人生的坎坷与挑战也愈来愈多,有几次甚至到了九死一生的程度。如靖江和湖口之败的时候,被逼的两度要跳江谢罪天下;又如江西受困、祁门遭围的时候,被形势愁闷的心胆俱碎、魂梦屡惊,甚至都立下了遗嘱。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困厄中,最终他都咬牙挺过来了,这才得以看到了后面形势转机的曙光。
步入晚年后,回望来时的人生路,曾国藩愈发意识到人生在世,一个“挺”字的重要,而当年那一幕幕挫折,此时也不过化作一段段往事、一次次心路历程而已,再看,并没有什么。
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也是他帐下的一员得力干将,人称“九帅”,可曾国荃脾气暴躁,遇到困顿总是不能忍耐的住。在一次作战失利被周围人所诟病的时候,曾国荃不得不写信向哥哥大倒苦水,曾国藩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劝导弟弟说:
“弟之忧灼,想尤甚于初十以前。然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
困难艰险,是上天对一个将来可能成事之人的磨砺,也是在一个人最终取得成功前上天对他的考验,此时应采取的态度,曾国藩认为只有两句话: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他拿自己多次的遭厄、惨败举例:
庚戌、辛亥年间在京城为官时,因不屑于趋从权贵,被京师权重者所唾骂;癸丑、甲寅年间长沙战事不利,被长沙士绅民众唾骂;乙卯、丙辰年间又因战事不利被江西方面所唾骂;直到岳州、靖江、湖口之战的惨败,更是到了人生的至暗时刻,险些魂归九泉。
这一次次、一幕幕,曾国藩回望说:
“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
这是他的经验,面对前进路上的困厄,他认为一个人能够依凭的只有这两句话——“打脱牙,和血吞!”
而当时九弟曾国荃面对战事的失利,虽未完全挫伤志气,但他总是怨天尤人却不反思自己,这在曾国藩看来就是懦弱,于是他毫不客气地对弟弟说:
“弟此次郭军之败、三县之失,亦颇有打脱门牙之象。来信每怪运气不好,便不似好汉声口。惟有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而已!”
怎样才算是好汉?是在遭遇困厄时不去责怪任何人,不去责怪任何事,更加不会怨怼上天!有苦有难,自己一个人在那里扛着,就像是被人打脱了门牙一样,好汉就是一声也不吭,和着血,吞下去,然后在被万千重担压伏着的情况下,咬紧牙关,忍耐着,去徐徐图谋自强、再起再战之道!
做好汉,是没有理由,也没有借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