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中美国运之战,本质是中国人和海外华裔的竞争

璐平 2025-02-02 09:35:47

AI,被认为是中美国运之战,但实际上是中国人和海外华裔的竞争,因为两边的顶级人才都是拥有中国血脉的。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的人工智能领域专家,绝大多数都有中国血脉,比如:Scale AI创始人亚历山大·王,在2022年成为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亿万富翁,他就是华裔。

斯坦福大学教授李飞飞,被称为:AI教母,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影响力非常大。

美国智库Macro Polo在2024年4月发布报告指出,美国的顶级AI人才主要是华人,占比高达75%,且占比还在提升。而且OpenA1、微软、Meta、亚马逊等大企业中都有不少核心员工都是华人。

不只是AI领域,连上下游配套的相关企业,老板或者技术大拿大多也都是华裔,比如:英伟达老板黄仁勋;AMD董事长苏姿丰;台积电更不用说了,就在中国台湾,顶级科学家全是中国人。

60多年前,台积电老板张忠谋,在美国德州仪器工作时,就发现美国工程师做出来的芯片,良品率只有百分之几。但如果把芯片生产放到东亚,良品率就可以直接做到95%。

张忠谋曾经在美国投资建厂,失败了;于是,他把芯片产业从美国转移到了东亚。东亚才逐渐芯片生产的中心,所以他认为:尖端芯片代工天然是东亚文化的产物。

所以我要下一个暴论,其实中美的科技之战,是中国人和海外华裔的竞争。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估计会有人说,中国人平均智商高,确实在一些调研统计当中,中国人平均智商名列前茅,比如: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中国以国民智商均值107.43,排名全球第一;美国国民均值100.17,排名第二十七位。

不过,我不太认可这个说法,中国人才井喷的这个现象,原因不会单一的,而是系统性的,包含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等等多个维度,本质上取决于一个国家文明的高度。

天赋虽然很重要,但是在尖端科技领域,努力和天赋一样很重要,仅仅只有天赋是不够的。

中华文明能够屹立在世界几千年,是因为我们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先秦典籍《易经》中,乾卦和坤卦的象辞,说的是要保持一种积极、包容的人生态度,努力上进,永不懈怠,以深厚的德行,来容载世间的万物。现在依然有许多学校的校训用到了这两句话。

同时,我们还倡导有教无类,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对哪类人都一视同仁。这些观念根植于整个民族的精神内核之中,让中华民族奖励教育,放弃短期利益,坚持长期主义,这同时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性格。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民族性格,让庞大的中国人口,逐渐从人口红利转变成了人才红利。其实不仅如此,回想一下过去的百年屈辱史,虽然中国拿着最烂的牌,从最糟糕的开局,最终逆风翻盘,这离不开每个时代中华儿女的努力和奋斗,我们可能会慢别人一步,但从来不会放弃,并且坚信自己能够反败为胜。

黄仁勋曾经在公开场合说,中国人的一个性格特点当然是能够容忍长期的痛苦和折磨,事实上忍受痛苦和折磨的能力被称为毅力,它是现在被认可的,作为成功人士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而海外华裔,也深受中国文明的熏陶,骨子里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性格,他们也同样注重教育,坚持长期主义。这才出现了如今的局面,在最先进科技比拼当中,这些华裔成为了美国最核心的技术人才。不过,我坚信,随着美国越来越排华,华裔在美国的根基会被动摇,而中国还在源源不断地涌现人才,所以从时间尺度上来看,是利好我们的,我们也终将赢下这场国运之战。

美国无数次想要瓦解我们的文明,将中国拆分成七块,手段就是通过颜色革命、NGO组织、远程养殖、挑拨性别对立。

他们还会把美国所谓的优质文化,输送给我们,想要改变我们,希望我们崇拜他们,从而让大量的中国人才,为美国服务。

但他们曾经部分成功,现在却无限接近于失败,甚至他们开始害怕了,因为他们对待苏联、南斯拉夫等国家的办法,在中华文明5000年的底蕴面前,开始变得苍白无力,前几天的中美对账,更是加速了这个进程。西方著名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中感叹道:中国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过去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屹立在世界之巅,近代的百年屈辱,虽然让我们积贫积弱,但中华民族的性格,一定会将我们带回到世界之巅

0 阅读:33

璐平

简介:一本不正经的文案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