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来自网络;沉默王二 河南
大家好,我是二哥呀。
最近正在收拾东西往新房搬,一麻袋一麻袋的东西,让我挺感慨的。10 年前,我还是一个经常抱怨生活的人,在互联网上没有一点成绩的透明人,从来没设想过 10 年后的自己会过上什么样生活的人。
只觉得如果能在城市落脚,就已经很不错了。
毕竟家里条件差,自己能力也很一般,又总是逃避式地把“知足常乐”四个大字贴在自己的脑袋上。
10 年的光阴,一眨眼的功夫就没有了。写作,看似非常简单的两个字,不仅仅改变了我自己的命运轨迹,也潜移默化地帮助了一批又一批喜欢我的读者。
回想过去的 10 年,有很多决策失误,今天先说 3 个,也是希望能给大家伙一些启发和帮助。
01、14年之前没有跳槽去上海我是 10 年去苏州参加实习的,转正后签了 3 年的正式劳务合同,一心想着要在这家外企干一辈子,结果 14 年刚续签了新的合同后一个月,就不得不离开这家公司回了老家。
原因是不可抗拒的,大家可以猜一猜(老读者应该都知道)。
这期间有机会去上海,并且当时的女友也在上海考研(同济的建筑系),但一直没去。当初一块去苏州的两个同学已经跳槽好几次了,薪资涨幅都比较恐怖。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
其中一个同学做安卓开发,12 年去上海做安卓讲师,工资直接翻了 5 倍,这是我从来没敢想的一件事(魅族手机的时代)。
刚好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早期,现在再跳槽,就没有那时候的机会了。我是幸运地,我们那批人也是幸运的,刚好就赶上了这么一个好时候,但我却压根没意识。
很多时候,机会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如果当时能跳槽去上海,现在可能我就在上海扎根发芽了()。
最近,PmHub 项目的合伙人苍何,就从重庆搬家到了武汉,打算在武汉重新开辟一个新天地。并且还是拖家带口的。换成我,可能就没有他这种勇气。
因为我是一个偏保守的人,总是喜欢墨守成规,很多改变都是迫不得已做出的。也许大胆一点,或者格局打得更开阔一点,人生就会有新的不一样,收获也会不一样。
这三年,很多人都不敢轻易挪窝,这并不是大家自身的原因,而是时代变了。换句话说,跳槽在这个时间节点并不能彰显一个人的能力,反而守得住一份工作更能彰显出一个人的价值。
02、15年之前没有趁早买房14 年回老家城市的时候,就应该早早上车买房。但那时候,我的潜意识是,花那冤枉钱干啥,租房不香吗?
因为我用 1200 元就租了一间三室两厅两卫的大房子,住起来非常舒服,交通便利,周围配套设施还特别齐全。然后我还听到很多这样的论调,买房会背上沉重的房贷压力,人生就被捆绑了,租房多舒服,你想租多大的就租多大的。
另外还有人给我说,房价会降的。
然后我就信了,直到我开始着手结婚,我才发现,买房是刚需,不买房,结婚将成为无稽之谈。
然后我 15 年才开始着手买房,而那时候也没有意识,要买学区房啊,要货比三家啊。什么都没调研,然后就着急忙慌的四处借钱开始贷款买房了。
前后就一年时间,房价是嗖嗖嗖地往上涨,15 年的房价比 14 年涨了好几千,非常可怕。
同时,我租的房子也开始拆迁。哦,老天,我才意识到,租房没有想象中那么随意,会有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
现在是 2024 年,利率在下调,房价也有回落,大基建的时代过去了,现在的民用设计院都转型做商用厂房设计了。
也就是说,每个时代背景下,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套逻辑思维,同一件事,做和不做,要和时代大背景紧密结合起来。
就比如说,互联网的黄金时代肯定是过去了,但接下来的白银时代能不能把握住,就至关重要了。再往后去,想要踏入计算机这个专业,条件就更加苛刻了。
03、22 年之前没有做开源前面两个是从工作和生活的角度来看,这个是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或者业余时间来看。
如果能早一点做开源,那我现在的技术影响力绝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我是 22 年才有这个意识,也是和星球嘉宾 Guide 哥交流后他带给我的启发,他是大三就开始做 JavaGuide 这个仓库的,然后技术影响力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而我的大三是 2010 年,前后差了近 8 年。
尽管我起步的比较晚,但三个重量级的开源仓库《二哥的 Java 进阶之路》、《技术派》、《PmHub》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网上有个论调说:技术不重要,哪怕技术做得再好,也不如会拍领导的马屁。我觉得这个论调很可怕,它背离了技术人的初衷。
虽然说职场中,嫡系和非嫡系,相差很大。或者换句话说,哪怕你技术再好,得不到领导的赏识或者重视,也毫无施展的机会。
但我们还是应该先有技术,再去拓展自己的软技能,而不是本末倒置。因为有技术你才会更有底气,才会机会来的时候把握住。
就像做开源,我觉得最大的好处就是,一是你可以锤炼自己的技术和理论基础,二是你是在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人,口碑会给你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