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543是什么意思吗?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开设的专业代号,代号“541”是地对地导弹专业;“542”是岸对舰导弹专业;“543”是地对空导弹专业。
如果你现在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你一定会看到一处飞机残骸,这飞机可大有来头,它就是大名鼎鼎的U-2飞机,绰号叫“Dragon Lady”,是上世纪60年代最先进的高空侦察机。从1959年开始,为了窥探我国尖端武器研发的秘密,尤其是核工业和核试验基地的情况,美国不断派出U-2飞机入侵我国领空进行侦查,为了能反制U-2,我们从苏联采购了5套萨姆-2地对空导弹系统以及36枚导弹。萨姆-2地对空导弹在当时可是价值不菲,每枚导弹的价格相当于一架米格战斗机,当时这五套设备分出三套装配到部队,另外一套用于训练,还有一套交由国防部五院用于研究仿制。就这样“543”就成为了仿制萨姆-2的代号,苏联也提供了相关的资料,甚至还派专家前来指导,只不过好景不长,1960年7月,苏联突然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停止了技术援助,还带走了重要的技术图纸,一时间导弹仿制工作被迫停滞。1961年9月,国防部五院在集中了一支包括钱文极、蔡金涛、吴朔平、黄纬禄、梁思礼、张履谦、陈怀瑾等科技专家队伍后,克服了缺技术、缺器材、缺经验的困境,重新开启了仿制工作。1964年,中国仿制的第一枚地空导弹型号终于完成,正式定名为“红旗一号”,“543”仿制代号也走完了自己的历程,而在这几年间,我国共击落了4架美国的U-2飞机。有了这个基础之后,我们逐渐加快了研发的脚步,红旗二号、巨浪一号、海红旗七号等逐渐登场,而那些带领我们前进的英雄们,他们带领团队扎根戈壁,不断地续写着一个个传奇。以前他们隐姓埋名,如今他们出现在黎明,这是我们心中的光,是我们应该敬仰的传奇,为了能缅怀这些英雄,从几百位院士中,选取了40位知名院士,将他们的事迹写成了《国之脊梁》,钱学森、郭永怀、程开甲、王淦昌等都包括在内。他们是我们民族的栋梁,也是我们国家的脊梁,“壁垒无防,难佑疆土;神剑出鞘,国土安定”,希望更多人可以读一读《国之脊梁》,让这些当年的隐姓埋名人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英雄,这也是我们国家强大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