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系优秀毕设
又临毕业季,2024年度建筑系本科毕业设计3个专业共204位同学——建筑学专业154位(含国际班8位)、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28位和国内首届城市设计专业毕业生22位。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阶段的最后环节,是对专业教学质量的一次集中检验。本次毕设课题以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为基础,涵盖了大尺度的城市环境到小尺度的日常生活空间,类型上更新类占大多数,也有数字设计相关的,体现了行业发展趋势。围绕这些课题,同学们深入思考城市与社会、建筑与环境、空间与人、结构与建造等问题,体现了我系对于毕业设计教学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持续关注。
经评审团(非任课教师组成)和答辩评委组(校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综合评判,本次毕业设计从40位老师指导的23个课题中选出了5份校优代表作品。
大组答辩前合影
展评打分
PART 1
建筑学专业
彭宇菲
课题名称:材料、建造与感知
指导教师:颜隽
组员:李传伟
课题介绍
该设计来源于第三届“匠作奖”全国大学生室内设计竞赛,要求参赛者探索材料、感知与建造之间的关系。设计者选择铝、铜、锈板等金属材料,从材料特性及建造出发,探索金属与风、雨等多种自然元素的互动可能,打造了一个圆满而梦幻的视、听、触多感知融合的水上体验空间。
教师点评
设计结合建筑设计、交互设计、编程、视觉设计等多学科相关成果,通过模拟实验、建模、量化评估等手段优化。尤其可贵的是彭宇菲同学和队友在设计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进行实验、计算、调整,对应的设计细化至了构造节点。作为指导教师看着他们的整体概念模型,到细化模型,乃至1:1的构造模型、风雨金属听觉实验、浮力实验一个个完善、完成,非常为他们的努力感动。这些努力最后呈现出一个材料和结构上展现出独特性,在空间和感知呈现多维性,具有前瞻性及未来感的空间。
学生感言
这次设计我们从金属材料研究出发,创造了一个放大视听感知的冥想空间。此前从未对材料进行过如此深入地研究,这一过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体悟。通过材料实验,我们探索了金属材质的独特性,并对人的视听感知也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并将其应用于空间设计中,增强了整体的感官体验。此外,我们还尝试将交互设计融入其中,进一步提升了视听效果。同时,我们也更深刻体会到概念与叙事对设计创意的重要性。最终,设计得到评委们的肯定,让我们十分兴奋。非常感谢老师们的支持与启发,使我们能够成功实现这一创新的空间设计。
詹鸿文
课题名称:自然栖居——西津河康旅共同体设计
指导教师:陈强、陈泳
组员:黄思然、杨振霄、唐子涵、姚佳欣、陆新尧、陆一丹、杨晓坤、薛元奎
课题介绍
基地位于“皖南川藏线”东入口,自然山水环境得天独厚,拟借助高铁宁国站带来的长三角休闲度假客流潜力,构想片区的未来发展,通过文旅康养等功能的集成设计,从建筑学视角下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1)如何结合周边山林、滨水等景观资源及在地文化因素,探讨人文生活、空间肌理与自然环境的有机关系,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话;2)远离都市喧嚣的度假人群形成新的栖居社群,在这种乌托邦式的情景下如何通过功能配置、形态塑造与氛围营造等方式,重构当代社会人与人的链接。
教师点评
詹鸿文同学和组员在总体设计阶段,结合独特的山水环境与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出色地处理山水景观视廊、在地文化传承与康旅功能布局等问题,营造了清新健康的自然栖居氛围,形成与城市生活的差异化体验。在建筑设计阶段,他基于当地传统制陶工艺与茶文化打造当代文创工坊,将建筑空间与自然景观作为空间叙事载体,从剖面入手,采用建筑形体光线引导和景观延展等方式,使日常性的生产空间与仪式性的观演空间交织互动,为民间手工艺的发扬与地域文化的传承提供新的可能性。
学生感言
区别于之前的课程设计,本次毕设让我们第一次真正地与“业主方”进行充分交流,了解到了除师生以外的第三方对于建筑设计的看法。尽管毕业设计工作是繁复艰巨,但能够完整呈现自己的想法是幸运的。不管是平时组员之间的交流合作,还是老师们对我的指正改进都让我受益匪浅,明白了设计并非个人的一意孤行而是多方互动交流中的博采众长,也让我认识到设计工作的任重而道远。我将继续脚踏实地地前行,精益求精。
张朕源
课题名称:南京中华门轨交站点周边城市更新与建筑综合体设计
指导教师:董屹、王桢栋
组员:陈书宁、姜卉缇、聂禹昕、蔡文沁、张法卓、朱彦蓉、余一菲、赵若萱、崔心玥、吕加童、张靖雯
课题介绍
本设计在中华门未来四线换乘轨交站点建设及其周边城市更新的实际需求背景下,从城市区位、交通换乘、混合使用、服务人群等维度出发,定位为面向未来的一站式城市服务门户,并对该片区TOD建筑综合体进行功能策划、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总体设计采用分级TOD、分区分站服务与城市山水主导的公共空间系统等策略,在细分主题、尊重个性、丰富设计的同时形成功能与空间一体的综合街区,吸引换乘人群停留使用,形成强蓄客能力、低换乘压力的枢纽型TOD,打造高能级、高密度、高效率的立体城市综合体,营造具有丰富空间与观游体验的山水城市实验区。在大组总体设计基础上,个人对十二主题综合体之一进行建筑深化设计,主题定位为媒体与文化,在满足总体需要的同时通过空间和界面创造现实虚拟、当下未来交叠的体验和场景。
教师点评
这个课题是关于立体城市与复合建筑设计的挑战,庞大而狭长的用地规模、高度复合的功能、周边片区丰富的历史底蕴、轨交高架等现有条件,对同学们的综合设计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由12位同学构成的大组提出从“一站式”服务到“站站式”服务的独特项目策划愿景,通过单轨铁路的联系有效压缩交通换乘距离,集思广益确定各地块功能和定位,再分工协作完成各地块建筑设计,一幅幅长卷凝聚了同学们对于设计不断推敲和寻求突破的努力,最终成果在整体维度自成逻辑,又不失个人特色。作为指导老师,很高兴见证12位同学一学期的成长和进步,希望同学们记住这段心无旁骛地一起奋斗的时光,带着对设计的纯粹热爱书写人生新篇章。
学生感言
非常幸运能同董老师、王老师和11名优秀的同学在过去的近半年里一同努力,共同完成这个庞大复杂、富于挑战的设计课题。这一课题让我体验和学习到过去未尝接触过的设计任务、工作方式和思维视野,并振奋起学习研究、设计探索和挑战尝试的热情。我们在过程中经历了来自设计课题自身和协作工作等方面的诸多困难,几度面临巨大压力,但在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努力和大家共同的坚持下,得以攻坚克难,我们对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倍感珍惜与自豪。由衷感谢老师同学和一切帮助过我们的师长亲友。这次毕设将成为我们宝贵的记忆和经验,在大家的人生中留下深刻印记。
向上滑动阅览
PART 2
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
薛瑶嘉
课题名称:浙江三门县亭旁包氏宗祠复原研究与虚拟再现设计
指导教师:周易知
组员:张国婧、李妙晗、张芸铭、鍾遠、沈贤
课题介绍
包氏宗祠位于三门县亭旁镇,因亭旁起义而知名,名列省级文保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物类。宗祠主体保留了清康熙年间的主要构架和空间格局,其大门一层前檐部分则保留了明中期以前的斗拱、藻井和局部构架。为更加深入并全面地发掘、展示其历史价值。课题以复原与再现为题,希望通过对亭旁包氏宗祠现存建筑细致的调研和对其过去曾经状态的审慎复原,以虚拟设计的方式再现其历史上的兴衰罔替,从而扩大文化遗产的文化历史价值和现实科普意义。
教师点评
薛瑶嘉同学从包氏宗祠大门斗栱这入手,抽丝剥茧、细致入微地对斗栱中的每一个构件实测、建模并进行分析,并通过案例对比研究,发现包氏宗祠大门斗拱具有典型的宋式斗栱特征。她以包氏宗祠可能的前身南宋梅长者祠为复原对象,依据现有痕迹和线索,想象还原了南宋淳祐年间大门的意向。设计细致巧妙地还原了南宋悬山屋面、分心槽构架等要素,虽然某些装饰细节仍有进一步考证的余地,但完整地展现出浙东宋韵之美,是难得的佳作。
学生感言
这次毕业设计课题自始至终都深深吸引着我,它与我过去四年所接触的课题截然不同,为我学习与探索中国古建筑大木构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特别感谢周老师耐心辅导和细致帮助,让我得以投入时间和热情,从具体结构到年代分析,再到复原技术,使得我的知识库得到了极大地充实;也十分感谢组员们及朋友们,给予我莫大的力量和帮助。同时,还要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和所有支持我的人。这段经历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愿未来自己能够继续追随内心,做真正喜欢的事情,为建筑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贡献力量!
PART 3
城市设计专业
吴语婷
课题名称:沙坡尾城市更新:肌理修补与生活复兴
指导教师:杨春侠、孙彤宇、王志军、许凯、王一名
组员:陈尧、郑如音、刘瑾一、王晓杨、孙嘉钰
课题介绍
基地位于厦门典型老城片区沙坡尾,占地67ha。该区域混杂了各历史时期的建筑,有独特风貌的骑楼街、众多历史遗迹、闽南特色的小尺度街巷网及渔业留下来的工业遗产,部分厂房已更新为网红聚集地和旅游目的地,也有避风坞和蜂巢山等独特自然环境要素。然而,超高的密度和狭小的房屋产权导致该地区环境质量较低,随着居民逐渐搬出,发展动力问题日益凸显,找到这些社区房屋和环境提升的途径,吸引居民回流和新居住人群的入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交通的梳理、公共空间的体系化及自然要素的合理利用等都需得到系统化研究并提出结构性的空间方案。这些概念和策略的设计研究对于基地目前的更新关键阶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教师点评
沙坡尾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地方,融合了滨水、山地、厂房改造、历史街区、地铁等一系列城市设计核心元素,是综合性的设计挑战。方案以“曼游十二时辰”为主题,通过场地调研,梳理现状问题,提出六曼主导的城市设计策略,并从总体、分片、节点进行分层设计和导控,构建不同场景的全年全时活动策划。小组合作默契,完成度非常高,吴语婷同学起到了很好的领导作用。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毕业设计中有所收获,并对他们未来的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有所帮助。
学生感言
毕业设计之旅难忘且深刻,从和同组伙伴们一起搭建“曼游十二时辰”城市设计框架,到逐步将概念里的“曼游”和“十二时辰”落到设计中,细化全时段节日策划,再到将系统策划打印成纪念品。一直骄傲于步调默契一致的团队协作,记住我们组流淌着音符与鸡尾酒的潇洒随性。整个过程杨老师悉心指导,使我们组呈现较为完善的策划型城市设计和“曼”系统设计策略,帮助我更好地实现“居游共享”的设计概念。还要感谢城市设计团队的老师们,三年的教导和无数次走出课堂的实地教学,奠定了我对城市设计的喜爱和对毕设的热情及对未来的无限展望。
向上滑动阅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