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平果市果化镇200多年老建筑,曾有第一段红色历史故事

巧云聊旅游 2025-01-23 19:18:48

平果市果化镇,看着就是普通的乡镇,但挖掘历史发现果化镇真的不简单。北宋皇祐5年(1052),山东博兴人赵勉随猛将狄青南征,平息南蛮作乱后留下戍边,因功赐封果化峒峒主,峒是行政单位,对应现在相当于县。元朝果化峒改为州,并准许赵氏家族世袭,果化镇便成为赵氏家族的传统领地。

民国时期果化州与归德州合并设果德县,果就是果化的果,德则是归德的德,两州合并设县后将县治迁至马头乡,果化则成为乡后来成为镇。果化镇拥有近千年的历史,漫长岁月中衍生许多历史故事,而唯一能体现果化镇历史的则是街上保留下为数不多的古建筑,关岳庙就是其中之一。

关岳庙始建于清朝乾隆60年(1795),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原因,同治9年(1870)重修,光绪19年(1893)再次复修,目前看到的关岳庙主体上是光绪年间的老建筑。解放后受“迎四新除四旧”运动影响,关岳庙破损非常严重,若当时不是乡公所所在地,想来关岳庙早给夷为平地。

关岳庙,供奉的是关羽、岳飞两位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古代百姓文化常识浅,对于天灾无法适从,只能寄托老天。关羽、岳飞是历史上盛名人物,民间颇有威望,百姓希望关羽、岳飞化成仙,保佑多灾多难的民间,百姓便以关、岳两者为祭拜对象,希望保佑百姓安居乐业、生意兴隆、谷粮丰收、人兴财旺。

百姓对于关、岳二神的祭拜可不是嘴上说说,每到重大节日,村民杀鸡杀鸭都前来关岳庙祭拜,香火都能熏死人。鸡鸭祭拜都是小儿科,每年农历九月九都举行重大的祭祀活动。活动当天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村民都自告奋勇当轿夫,高抬关、岳两位大神游街。游街只是外人对活动的叫法,当地人叫神仙出巡,活动非常的热闹。

活动有多热闹不知晓,只是听人家说,是不是跟人家说的这么热闹,看来有机会得去参与一下当地九月初九的关岳庙祭祀活动了。祭祀活动完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大吃大喝,几十年前参与祭祀的人要交2元钱还有自带两斤大米,而且都是老年人。那时候经济不富裕,可以理解,不过现在人们经济水平提高,交的不再是2元,应该会是更多,也不仅限于老年人,年轻人更喜欢参与,这样一来不知耗费多少公文包,喝麻多少位兄弟了。

关岳庙是土地革命时期果化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革命先辈邓公曾来此地参观和指导地方苏维埃政府工作。邓公前来果化不仅是指导,而且还带来很多枪支弹药,充实果化自卫队,自卫队得到枪支弹药后直接升格为赤卫队。自卫队升格为赤卫队,也就意味着从民兵性质的武装力量升格为地方部队。地方部队尽管不是主力部队,但比起自卫队显然要牛气得多。

果化苏维埃政府,如果不清楚民国时期的行政编制,还真以为果化是个县,没有县哪来的政府。疑问之际才忽然想起来果化是果德县的一个区,所以简介上写有果化苏维埃政府旧址有点瑕疵,应该写成果化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要不然还误以为是果化县苏维埃政府。不管果化苏维埃政府的级别是县还是区,这都不影响关岳庙的历史地位和在早期革命中的特殊贡献。

关岳庙位于右江边,右江又是黄金水道,自古就是邕州走田州的主要交通要道,所以过往的商船、官船和文人雅士非常多。古代修建关岳庙时除了地方百姓集资外,大部分的善款都是来自过往的商客、官员和文人雅士。历经200年,关岳庙或许不再是当初的关岳庙,但关岳庙仍旧是原址的关岳庙,有时间的朋友有机会何不前来参观一下,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