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国抱团施压,俄罗斯对华作出承诺,关于中俄关系,王毅加了一条措辞。
近段时间,俄乌最终走向和谈的大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在这关键阶段,西方某些势力依然在做最后的抵抗,试图延宕冲突,并编造理由对中俄极限施压。
12月16日,包括美国、加拿大等10国加上代表欧盟27国的高级代表发布联合声明,声称要对俄罗斯朝鲜的军事合作发起进一步制裁。
就在同一天,欧盟委员会发布声明,宣布对俄罗斯发起第15轮制裁,与以往不同的是,欧盟在这一次的制裁清单中,首次加入了7个中国实体和个人。
对于欧盟的错误做法,中方第一时间作出了驳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欧盟此举就是没有国际法依据、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并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中方也明确指出,欧美等国的做法,就是试图干扰和影响中俄企业的正常交往合作。
事实上,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西方就没有停止过挑拨中俄关系的尝试,拜登政府多次以“支援俄罗斯国防工业”为由,将中国实体和个人纳入制裁名单,试图阻挠中俄的正常合作。在特朗普胜选后,美国媒体又频繁炒作,称特朗普将与普京合作,拉拢俄罗斯“孤立”中国。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中俄其实早已经达成了高度共识。
在12月11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在访华期间就公开表态,盎撒世界试图分裂中俄,挑拨我们之间关系,但是中俄的关系已经经过时间检验,是互惠互利、高度互信的,因此西方的压力不仅无法分裂中俄,反而会让中俄关系更加紧密。
12月17日,王毅外长在2024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也发表讲话,谈到了中俄关系,他表示,中俄关系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之上,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和胁迫。面对国际风云变幻,中俄将保持高度战略互信,相互支持彼此发展振兴,共同维护全球战略稳定。
关于中俄关系的表述,中方此前一直强调的都是“三不原则”,即“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如今王毅外长在讲话中,又加入了新的措辞,那就是“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和胁迫”。
这样的表述,进一步说明中俄的关系,不仅是高度互利互信,更是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在不断发展的,这才是中俄保持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