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为何是个短命王朝?仅仅是因为暴政吗?

醉月清风 2020-02-12 17:14:23

话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嬴政采用三皇五帝的传说名号,自称皇帝,中国第一个皇帝诞生。秦朝建立后颁布了一系列措施:在政治上设立三公九卿制度,地方设立郡县制,采用法家思想以法治国;在军事上对外扩张,修建万里长城抵御外敌;在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在农业上发展农业生产,承认土地私有化;在文化上统一文字,以伍德学说维护秦朝统治。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还是做了一些努力,但是才短短7年时间,大秦帝国就走向灭亡,后世大多理解暴政导致的灭亡。但是我们还是要从客观角度出发,如果仅仅是因为暴政,也太过于牵强。本文就关于这个话题进行分析。

贾谊《过秦论》:暴政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之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不能纪;百姓困穷,而主不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

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

贾谊

从《过秦论》三段文里总结贾谊对秦朝灭亡的原因:秦始皇和秦二世都实行暴政,由于暴政导致第三任君主子婴无人辅佐,秦朝最终灭亡。那真的是因为暴政吗?战国时期秦国凭借强大的实力灭了六国,如果秦朝仅仅是因为暴政,那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前为何不暴政呢?偏偏要等到统一六国之后暴政?所以我认为暴政不是唯一的原因,那就说说我的看法。

大量征收劳动力导致的农民起义

根据史料记载及专家考证,在秦汉时期长城总长超过1万千米,阿房宫因为被项羽一把火烧了,我们如今不能考证到底有多大,还有秦始皇陵。仅凭这三项伟大工程,除了军队之外,可能需要征收全国的劳动力才能完成,而这些徭役往往在服役过程中由于劳动强度大以及环境恶劣、营养不良等因素而死。前面的人死了,又重新征收新的劳动力补上。由于农民害怕被征去当徭役,揭竿而起,是秦朝灭亡的一个原因。

王朝政治制度下的牺牲品

俗话说:前人之鉴,后人之师,秦王朝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各种政治制度可以说成是试验阶段,秦王朝的各种政治制度激发了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秦王朝只是我国2000多年封建政治制度摸索的时代,是试验的牺牲品。

六国贵族残余势力联合是造成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战国中后期,秦国成为了最强大的诸侯国,然而六国为了保存实力只是割地贿赂秦国,而且六国之间不断征战,消耗国力。也许没想过秦国会有灭亡本国的一天,各国之间也不曾联合抗秦,所以给了秦国灭亡六国的机会。等秦灭六国,秦始皇登基时,六国残余势力的觉醒,渴望复国,这时的揭竿而起目标都指向了秦王朝,同仇敌忾,导致秦王朝的孤立无援。

小结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在回顾秦朝这段历史时,不能仅从表象去看待这个王朝,秦始皇的功绩我们不能否认,他奠定了我国2000多年来政治制度基本制度的格局,他思想远大,志向高远,只是因为急功近利导致阶级矛盾使秦朝走向灭亡,他是千古一帝。

1 阅读: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