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百韬与粟裕的四次对决:从侥幸逃脱到全军覆没

甘木讲历史 2024-08-17 21:46:48

大家好!我是甘木。

今天,我们继续讲讲黄百韬。

在阅读之前,恳请您动动您高贵的手指,点击一下关注,方便以后阅读和查找。

黄百韬,这位国军的彪悍将领,曾凭借着赫赫战功赢得了蒋介石的信任,成为了他的亲信,两次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一次是生前,一次是死后。

解放战争中,他多次与粟裕将军交手,从邵伯之战、孟良崮战役、豫东战役到淮海战役,前三次他都侥幸逃脱,最后却在淮海战役中全军覆没,自己也不得不举枪自杀。

由此可以看出,再彪悍的国军将领,在我人民军队面前,都只能是纸老虎,根本不堪一击。

邵伯之战:初次交锋,侥幸逃脱

1946年,解放战争刚刚打响,黄百韬率领国军与粟裕的大军在邵伯一带展开激烈交锋。

开战前,黄百韬曾信誓旦旦地表示,拿下邵伯很容易,顺利的话,只要三天,最多不超过五天。

这个时候,他根本不知道粟裕将军的厉害。

结果战事打响,粟裕将军运筹帷幄,利用地形优势,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术,派出一支部队佯攻正面,另一支部队则从侧翼包抄,形成夹击之势。

黄百韬的25军被我军死死地阻挡在邵伯外围,始终无法前进一步。

黄百韬尽管战斗经验丰富,但面对粟裕的巧妙布局,显得有些措手不及。无奈之下,他只得亲自上前线督战,但我军防线就像焊在了阵地一样,黄百韬根本无法突破。

激烈鏖战中,其它战线的国军很快都吃了败仗,就连黄百韬的25军也有被我军包围之势。

黄百韬见大势不妙,立刻命令25军赶紧撤出。

应该说,黄百韬的25军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在我军包围圈还没有完全形成之前,经过拼死搏杀,黄百韬最终得以逃脱,避免了一场灭顶之灾。

这一仗,黄百韬损失了近2000人。

事后总结的时候,黄百韬承认,之所以吃了败仗,是因为自己太过轻敌造成的。

孟良崮战役:险象环生,再次脱险

邵伯战役之后,粟裕大军开始向山东一带转移,而黄百韬也率部进入了山东地界。

在随后展开的孟良崮之战中,二人再次相遇,就好像上天安排好了似的。

孟良崮战役中,74师师长张灵甫向来狂妄骄纵,倚仗自己是嫡系王牌,装备好,战斗力强,轻敌冒进,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

黄百韬见状,曾多次给张灵甫发电,对他加以提醒,要他务必小心,不要轻敌。

怎奈张灵甫立功心切,根本听不进去。结果,被我军合围。

眼看张灵甫的王牌74师即将被吃掉,蒋介石急令黄百韬强攻天马岭,来解救张灵甫。

他们哪里知道,粟裕将军把“围点打援”的战略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一边死死困住张灵甫,一边紧紧咬住黄百韬等援军,让他们每前进一步都异常困难。

就这样,当黄百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拿下天马岭时,张灵甫的王牌74师已经被粟裕大军全歼,张灵甫本人也被我军击毙。

黄百韬听到这个消息,顿时惊出一身冷汗。他的25军也有随时被合围的危险。他随即便指挥部队迅速撤退。

实际上,粟裕将军在消灭74师后,也确实想再趁机吃掉25军,可要实现大兵团合围毕竟需要时间,黄百韬见我军开始对他的25军实施包抄,跑得比兔子还快。

最后,黄百韬以损失3000人的代价冲出包围圈,再次逃过一劫。

从这一点看,黄百韬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分析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行动上也非常迅速。

要不然,这一次也就成了粟裕将军的俘虏了。

豫东战役:生死搏杀,再度脱险

1948年,豫东战役爆发,黄百韬与粟裕再次交锋。这次,黄百韬率领的部队在豫东一带与粟裕的大军展开激烈战斗。粟裕大将再次展现出高超的指挥才能。

粟裕采用了围歼战术,他命令部队分成多个战斗小组,逐步包围黄百韬的主力部队。

黄百韬则采取了机动防御的策略,他不断调动部队,试图突破包围圈。

然而,粟裕的大军配合默契,进攻迅猛,黄百韬的部队陷入了重重包围。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黄百韬只得孤注一掷。他命令部队全线收缩在一片狭小地带,以利出击。同时命令将所有重要文件全部销毁。

他本人则亲自率队在4辆坦克掩护下带头冲锋,创造了国军战史上兵团司令带队冲锋的唯一战例。

后来,国民党援军陆续赶到,有对我军形成反包围的危险,粟裕将军果断撤出战斗,黄百韬再次侥幸逃脱。

黄百韬在此战中亲自率队冲锋,着实感动了蒋介石,他也因此获颁青天白日勋章,并被破格擢升为陆军第七兵团中将司令官。

淮海战役:最后一战,全军覆没

1948年10月,解放军挥师南下,淮海战役的序幕正在我党的周密部署下,徐徐拉开。

此时,黄百韬的第7兵团刚刚到达新安镇。久经沙场的他立即察觉到,我军有包围他的意图,便立即给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发电,请求退守徐州。

可刘峙有刘峙的算盘,命令黄百韬等待44军一起撤退。这一等就是两天时间。

接到撤退命令后,黄百韬决定快速向徐州靠拢。他已预感到,这个时候撤退有些来不及了,便请求李弥的13兵团协助他撤退,但李弥以没接到命令为由,拒绝援助。

此举导致第7兵团侧翼门户洞开。对我军来说,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素有“战神”之称的粟裕将军,对战机的把握,那岂是平常人所能比的?

粟裕将军看准了这一难得的战机,迅速派兵占领曹八集,堵住了黄百韬撤往徐州的路。

黄百韬见退往徐州的路走不通了,便下令部队在碾庄一带集结整顿,就地坚守,随后被我人民解放军11个纵队迅速包围。

粟裕将军命令部队全面进攻,逐步压缩黄百韬的活动空间。

在粟裕大军的迅猛进攻下,黄百韬尽管战斗经验丰富,虽多次组织强力反击,但都于事无补,无力回天。

最后,全部美械装备的第7兵团被粟裕大军全歼,黄百韬见大势已去,为蒋介石杀身成仁。

通过这四次战役,我们可以看出黄百韬虽然是一位彪悍的国军将领,但在指挥作战能力上与粟裕相比,还是有所差距。

粟裕大将深谙兵法,善于利用地形和战术,指挥作战能力出众,战果辉煌。而黄百韬尽管多次侥幸逃脱,但最终还是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

粟裕大将的胜利不仅在于他的指挥才能,更在于他对战局的准确判断和灵活应对。每次战役中,粟裕都能迅速调整战术,抓住战机,最终取得胜利。

而黄百韬虽然勇敢顽强,但在战术上显得有些被动,难以应对粟裕的巧妙布局。

这四次战役不仅是黄百韬与粟裕的生死对决,更是解放战争中两位将领智慧和勇气的较量。

这段历史不仅值得我们铭记,更值得我们深思。

今天,就讲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会。

图片素材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0 阅读:0

甘木讲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