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华盛顿的社保数据造假事件还未平息,又一颗重磅炸弹在美国经济数据领域引爆。
这次风暴的中心是被视为经济晴雨表的就业数据,官方在25年中,就进行了近300次的修正。
长期以来被视为铁板一块的就业统计,竟然也难逃政治操纵的魔爪?
那么,这就业数据异常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马斯克的一纸调查报告,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华盛顿政界引发了巨大震动。
这位以天马行空的想法和雷厉风行的作风著称的企业家,以美国效率部部长的身份,揭开了美国社保系统长期存在的数据造假问题。
这一发现不仅让人瞠目结舌,更是引发了对美国官方数据可信度的全面质疑。
根据马斯克公布的社保数据库截图显示,美国社保系统中登记的人数竟然比美国总人口多出近6000万。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系统中居然还存在年龄高达360岁的"超级老人"。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斯克的调查还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暴。
社保局长米歇尔·金因拒绝向马斯克提供详细的社保数据而被迫离职,而新任局长弗兰克·比西尼亚诺的上任。
马斯克的调查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它也揭示了美国政府数据管理的诸多问题。
不过社保数据造假事件的爆发,也让人开始重新审视其他经济指标的可信度。
特别是就业数据,作为衡量经济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其准确性直接影响着政府政策的制定和民众的生活预期。
通过对过去25年间299次非农就业数据修正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规律。
那么,这个规律是什么,这又代表着什么意思?
拿2020年来说,在新冠疫情肆虐、失业率飙升的情况下,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的初值却出奇地"漂亮"。
而这一年恰好就是选举年,这年的数据被高估了将近72万。
这样的情况不只发生一次,比如从2000年至2024年美国非农数据修正情况可以看出。
美国就业数据的修正情况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特别是在大选年份,比如2008年、2020年和2024年这三个关键年份的非农就业数据初值都出现了显著高估。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次大选中执政党都未能成功连任。
就以2020年为例,在新冠疫情造成严重失业的背景下,就业问题成为选民的核心关注点。
然而当时公布的乐观就业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这种不一致可能影响了选民的判断和决策。
类似的情况在2008年和2024年也有发生,只是政党角色对调。
特别是2024年,尽管数据尚未完全公布,但已显示出明显的高估趋势,这种持续的数据偏差不仅影响公众对经济状况的认知,也可能对选举结果产生潜在影响。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特色过有的现象发生,那就是当总统上任之后的第一年,美国的就业数据就后被大幅度的调整。
图中的最低点全部都是总统上任之后的第一年,就像2021年拜登刚上任,都是最低点。
也就是说在总统大选年,就业数据往往被高估,而在新总统上任的第一年,数据又往往被低估。
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的发布和修正机制引发了一些争议。
批评者认为,这种机制可能被用来影响市场情绪和公众预期,这种观点的核心在于数据发布的时间差。
初始数据往往受到最多关注,而后续的修正却较少引起注意。
而这种机制的设计可能导致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使初始数据不准确,它也可能在短期内主导市场反应和公众认知。
不仅如此专家还表示,在大选年间美国的就业数据被大幅度提高,这样的做法有助于选民对执政党的满意程度。
对大选的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
不过美国数据出现问题的事情也不止这一两件,甚至特朗普都认为国债数据有问题。
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近期数据显示,政府负债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在2024年上半年,债务总额增加了约1万亿美元,
而在随后的短短三个多月内,又迅速增加了相同数额,这种快速攀升的趋势令人担忧。
如今美国的债务已经累计达到了36万亿美元,而这样的数字比美国的GDP还要高。
然而这个看似严峻的财政状况却受到了质疑,由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领导的组织在审查财政部数据时,声称发现了一些不规范之处。
这一发现引发了人们对官方公布的债务数字准确性的怀疑。
总统特朗普随后也对此发表了看法,他暗示实际债务可能低于官方数字。
可以国债数字的疑云更是让人心生忧虑。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债数据与国会预算办公室的预测经常出现显著差异。
这种差异不仅影响了政府的信用评级,还可能误导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判断,毕竟现在美国的债务都出现问题了。
这场席卷美国经济数据领域的风暴,不仅仅是一场数字游戏,更是对整个经济体系和民主制度的严峻考验。
从社保数据到就业统计,每一次造假都在动摇公众信心的根基。
自然马斯克的行为再次引发争议,这让人想起他之前因涉及社保信息而遭遇的抵制。
有观点认为,揭露问题虽然可能带来短期的不适,但对于国家长远发展可能是有益的。
而打破人们对政府和生活现状的幻想,可能是推动真正变革的第一步。
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