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洲际弹道导弹方面的进展:到2030年接近与美国的战略对等?

航空到 2025-01-18 16:37:26

日本国家基础研究所(JINF)发布的卫星分析显示,中国在建造洲际弹道导弹(ICBM)发射井方面取得了进展。这些发展集中在甘肃、新疆和内蒙古等战略省份,标志着核能力全面运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再加上军事基础设施的加强,这些进步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发展轨迹的地缘政治影响的质疑,中国的目标可能是到2030年与美国实现战略对等。

左边是甘肃省玉门市的一个导弹发射井,其伪装网已拆除并盖好盖子,右边是甘肃省玉门市的导弹发射井覆盖着伪装网(图片来源:日本国家基础研究所)

卫星图像显示甘肃省玉门附近的发射井发生了快速变化。最初隐藏在伪装网下,发射井现在具有直径约6米的可见覆盖物,符合DF-31导弹系列的规格。这些地点配备了先进的安全设施,表明即将做好行动准备。到同年9月,在这些设施中观察到军用车辆,表明正在为部署做准备。

DF-31于1999年国庆阅兵式上亮相,是中国导弹库的关键技术组成部分。这种三级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安装在半挂车上,通过其运输-架设-发射(TEL,transporter-erector-launcher)系统确保增强机动性。它的长度为13米,直径为2.25米,可以携带高达1750公斤的有效载荷,包括单个核弹头或多个独立可瞄准的再入飞行器(MIRV,multiple independently targetable reentry vehicles)。在带有GPS更新的惯性导航系统的引导下,DF-31的估计射程为8000至11700公里,能够到达美国西部。

DF-41是中国战略能力的最新补充,代表着巨大的飞跃。这种导弹安装在16轮TEL上,长21米,射程12000至14000公里。设计用于携带10至12枚MIRV,它采用了由中国COMPASS卫星导航增强的惯性导航系统。DF-41的最大速度为25马赫,精度在100至500米CEP之间,能够绕过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

2024年9月,中国在海南岛试射了DF-31AG导弹,展示了其投射可靠核能的能力。该导弹的射程估计为11700公里,可以打击华盛顿特区,加强中国的战略态势。这次试验恰逢“辽宁”号航母服役周年,被视为向美国及其盟友发出的信号。

目前,中国大约有140个导弹发射井。随着其发射井的预期完工,这一数字可能会上升到450个,超过美国维持的400个。这种快速扩张引发了人们对全球战略平衡的担忧,因为这些发展可能会巩固中国的相互确保毁灭战略。

国际社会对中国进步的反应十分强烈。虽然美国承认导弹试验的事先通知,但对中国不断扩大的核能力的担忧依然存在。日本经常受到领空侵犯,批评中国透明度有限。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表示怀疑,并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从地区上看,中国的军事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其不断增长的能力可能会加剧台湾地区周围以及南海和东海的紧张局势。AUKUS和四方机制等倡议已经成为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的平衡,印度等国家仔细观察了这些趋势。

随着中国加强其军事能力,问题仍然是这些努力是会维护和平还是会增加冲突的风险。虽然中国声称有意避免战争,但其军事增长,加上与美国的竞争加剧,增加了误判的可能性。在这个战略竞争的新时代,需要谨慎地平衡威慑和外交。

中国在洲际弹道导弹发展方面的进展反映了其在全球舞台上的作用发生了深刻转变。这些进步增强了其核威慑力,同时对地区和国际稳定构成了重大挑战。如何管理这些变化将决定它们是否会导致战略秩序的重新平衡或紧张局势的加剧

0 阅读:6

航空到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