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给力!8000亿增量资金正在排队入场!

郭一鸣 2024-10-24 11:45:04

9月24日,央行提出互换便利(SFISF)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首期规模分别为5000亿元、3000亿元,共计8000亿;

10月18日,央行宣布正式启动互换便利操作,并明确了相关事项;

10月21日,互换便利“火速”完成首次操作,而股票专项再贷款也有23家上市公司披露事项……

至此,从提出到落地再到操作,可谓是一气呵成。效率之高,实属罕见!

先来看看第一个工具——互换便利(SFISF):

中金公司表示,于10月21日达成了互换便利下的首笔质押式回购交易,质押券为2024年第一期互换便利央行票据。除中金公司,另有16家证券公司,包括中信证券、国信证券、银河证券等,3家基金公司,即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共计20家机构进入首批名单,获准开展互换便利操作。首批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

根据相关规定,通过互换便利获取的资金只能投向资本市场,用于股票、股票 ETF 的投资和做市。这也就意味着,随着政策的落地以及业务的推进,如果首批申请额度计划全部投资,短期潜在入市资金至少超 2000 亿。

再来看第二个工具——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

10月18日,央行联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细则落地2天后,“快速跟进”的结果也当即显现。10月20日,便有14家公司披露相关公告,分到了“第一口蛋糕”。率先抱团的是“招商系”旗下央企,随后是另一大航运巨头“中远系”。截至10月21日,细则落地以来,共有2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用于回购和增持的股票专项再贷款详情。其中,有19家用于回购,5家用于增持;13家的回购或增持计划发布于10月。

以23家公司所获贷款额度的上限为计,首轮贷款规模总计105亿元。其中,有11家公司得到了顶格支持,拟回购方案中的金额上限,也是再贷款合同中银行机构给予贷款额度的上限。

由此,按照此前的的额度,两项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的货币政策工具首批额度在8000亿,也就意味着或有近8000亿的潜在增量资金入场。而随着各项业务的推进以及市场整体的向好,这些增量资金也或在排队入场。如此,从央行角度,通过非银机构质押渠道以及鼓励上市公司再贷款回购和增持下的间接的真金白银入市可能才刚刚开启!

当然,这仅仅只是预期,非银机构最终质押的额度以及入场的规模、上市公司贷款以及回购增持的规模,还需要根据自身以及市场情况而定。不过,在央行创设的工具之下,互换便利将为金融机构提供高效融资渠道的同时,把流动性精准引入资本市场。同时,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机制将有效激发上市公司和大股东回购增持热情,提升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在此前散户资金已经率先跑步入场以及机构资金有序跟进之下,随着央行真金白银的间接入市,将为市场提供潜在的流动性,推动市场稳步向前。

最后,市场角度,两项工具以及潜在的提振下,受益方向或逐步浮出水面,投资者可重点跟踪和留意:一方面,对于已经披露或者有意向的通过再贷款回购和增持的上市公司,或对公司股价带来提振,可适当跟踪;另一方面,互换便利的工具首先对非银机构构成利好,因为它能够提高非银金融机构的融资能力和加杠杆能力,有利于提高非银机构的业务量,并增强其盈利能力,从而提高非银金融行业的投资价值;此外,非银机构通过互换便利之后得到的资金去购买股票,那么潜在的购买标的就成为潜在的受益者,比如高股息资产(银行、公用事业等)、公募重仓行业(互消费、新能源、医药、金融、科创等)以及超跌板块(纺织服饰、轻工制造、休闲服务、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

1 阅读:1057

郭一鸣

简介:财经评论员 广播电视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