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航B747-400(B-2445),1994年投入运行。
这架现阶段中国民航服役最久的客机,2024年9月6日正式退役了。
隔天,国航在首都机场为其举办了退役仪式。
这不只是一架飞机的谢幕,更是对三十年来民航事业从小变大,由弱至强光辉岁月的致敬。
民用航空器注册号(Aircraft registration)
全称是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nationality and registration marks),一般叫机身号或者机尾号。
这个号码是民用航空器在使用前,向所在国民航管理机构注册所获发的编号。
注册号必须永久喷涂在机身显著位置。
大概类似于每辆车的车牌号,车没有车牌号是不能上路的。
1944年的《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了各国的航空器要有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才可使用。
初期,各国都有自己的管理办法, 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比较乱。
二战结束后,为了规范民航运输管理,国际民航组织ICAO要求一国一字首(国籍标志),这才进行了统一分配和管理。
如上文所言,航空器的注册号由两部分组成: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
最重要的当然是国籍标志,就像湖南车牌是湘开头,广西车牌是桂开头。
我国民用航空器的国籍标志为B。
最初,我们的国籍标志是XT,1946年,我们想争取以国名开头的C字首,未遂。
C字首被加拿大拿走了。
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了B字首。
这就和抢车牌一样,当然是越好的牌子,抢的人越多。
结果么,自然谁有手段谁拿。
C字首,哥伦比亚1929年就开始用了,1946年还不是乖乖交出来,改成了HK字首。
ICAO总部就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这事儿还不清楚么?
当时的中国,能拿到B,还是因为自己是二战战胜国。
也算不容易。

西亚、欧洲、北非部分国家国籍标志
现阶段,两岸四地航空器的国籍标志一致的,但登记标志有一些不同。
这里面有一些历史故事:
由于B字首是国民政府申请的。
所以虽然后来国民党败退台湾,但在ICAO的席位还在,因此依然使用B字首,登记标志为三位或四位数字,其中民航飞机为四位数字。
新中国建立之后,因为不是联合国成员国和ICAO会员国,所以一开始我们的飞机只有三位数字编号,并没有使用国籍标志。

直到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成为ICAO成员后,逐渐恢复各项权利,我们才开始以字母B为国籍标志,原有的飞机在三位数字编号前增加了B标志。
台湾当局虽然退出了ICAO,但仍坚持使用B字首。
这也导致一个问题,即我们和台湾方面国籍标志一致,民航飞机登记标志也都是四位数字,随着飞机增多,重号现象不可避免。
1995年,经过两岸协商,台湾地区的航空器登记标志开始陆续更改为五位数字,结束了这一尴尬的局面。
其实,按照市场规模和前景来说,大陆用五位数字更为合适一些。
在这块,我感觉当时我们是做了一些让步的。
1973年,考虑到民航未来的发展,我们将登记标志从三位数字改为四位数字。
B+四位数字的编号规则最大容量为1万个(B-0000~B-9999)。
这个容量不少了,毕竟当时整个中国民航飞机数量才100出头。
为了便于管理,还对登记号首个数字进行了编号管理。
例如,早期2字头代表喷气式发动机飞机,3字头代表螺旋桨式飞机,8字头代表活塞式发动机飞机。
后来根据实际情况,做了一些调整,大概是这样:
0字头号段,滑翔机,气球,如B-0005,海燕;
2字头号段,大型喷气运输机,如B-2456,B747-400,当然这里面分的比较细,20IL,21麦道,22三叉戟,23空客,24,25波音,26图波列夫,27BAE等等
3字头号段,小型喷气、螺旋桨式运输机,如B-3441,运七;
5字头号段,波音飞机(新增号段),如737-800:B-5111;
6字头号段,空客飞机,如A319-100:B-6014;
7字头号段,旋翼机,固定翼小型飞机,如Cessna: B-7900, Bell 212 :B-7710;
8字头号段,农用飞机号段,固定翼公务机、教练机(如TB-20、TB-200),如G-IV:B-8080, Y5:B-8001,TB-200:B-8830;
9字头号段,一些小型固定翼飞机,飞艇和教练机(如DA40和小鹰500),如B-9000,B-9003(飞艇)
当然,后来大家也知道,2字号段,因为运输飞机增多,开始不够用,就开始抢其他号段,整个编码规则就开始乱了。
客观地说,这个方法还是有一定科学性的,一般看注册号就能判断机型。
之前民航院校《飞行组织与实施》教材里,也有关于注册号里登记号的编排规则的讲授内容。
考试要考的。
回归之前,香港地区航空器使用英国属地的国籍标志:VR,编号为三位字母,其中第一位字母为H、K、L。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后,国籍标志更改为B,编号维持不变。
例如VR-HOR,后改为B-HOR。
澳门地区航空器在回归前使用葡萄牙属地的国籍标志:CS,编号为三位字母,其中第一位字母为M。
1999年澳门回归中国后,国籍标志更改为B,编号维持不变。
之前也说了,1973年,我们将登记标志从三位数字变为四位数字。
但四十年一晃而过,发现不太够用了。
不怪当时大家眼界窄,确实是发展太快。
网上的数据,2015年底中国的客机数量为2525架,比2014年增加了11.8%。如果考虑所有类型的民用飞机,总数超过4500架。
所以自2015年3月起,国内民航正式采用新型编号管理方式:
对新申请的运输类航空器(含喷气公务机)仍使用四位数字编号。
对新申请的其他类型航空器则使用以字母结尾的编号,保持四位编码不变,在第三、第四位字段增加了英文字母的使用。
这样的做法将可用容量拓展至85900个。
自2018年3月起,民航局对编号管理进一步调整,运输类航空器不再局限于仅使用四位数字编号,开始引入字母。
此外,考虑字母B、I和O容易与数字8、1和0混淆,所以登记标志禁止使用B、I和O。
经过几十年发展。现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空注册号就变成了下面这样:
大陆就是四位数字(或字母),例如B-1234,或者B-123A;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编号为三位字母,其中第一位字母为H、K、L,例如B-HAB;
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编号为三位字母,其中第一位字母为M,例如B-MAB;
中国台湾地区为五位数字,例如B-12345。
登记标志虽然不同,但两岸四地在国籍标志是一样的,这也算一个中国不错的一个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