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无数先辈们的牺牲、无数革命工作者的奉献,但在新中国建设时期,这些侥幸从战场上活下来的革命者们也会因为各种病痛而无法再为党和祖国奉献自我,这时那些经验丰富、身体又相对硬朗的革命人就会被组织委以重任,彭德怀就是其中一名。
但彭德怀却多次拒绝中央任命,毛主席知道后便神情冷淡地说道:“怎么?你是嫌弃这个官太小了?”
彭老总究竟为何会多次拒绝中央军委任命?这件事情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任为总参谋长,彭拒绝任命
1951年,朝鲜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中国志愿军一阶段已经取得了不容小觑的胜利,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彭老总的指挥。正在我军为现阶段的胜利感到喜悦之际,彭老总的左边眉毛上却长了一个瘤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瘤子也越长越大,彭老总在朝鲜战场上还要经受着病痛的折磨。
随军医生多次劝彭老总回国,进行治疗和休养,但他始终放不下正面战场情况,一直拒绝医生的提议,劝不动彭老总的战友们便偷偷地将其病情报告给了毛主席。毛主席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很是担忧,立刻给前线发去电报,劝说彭德怀尽快返回北京安心治疗。
但彭德怀身为指挥官,并不能放下战事,对于毛主席的劝说只是打着马虎眼的说道:“主席,再等等再等等,局势再好一点,我就马上回去。”最后无奈的毛主席只能以军委的身份命彭德怀立刻回京,此时时间已经是1952年的4月份。
回到国后的彭德怀在众人的关怀下,以“北京农业大学王校长”的名头秘密地住进了医院里面,但他人虽在医院接受治疗,心却还惦记着朝鲜战争的情况,因此在治疗期间的彭德怀不断地向组织询问他何时能够重返战场,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此次他回来之后,中央还想着任命他为总参谋长。
1952年7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彭德怀察觉到了不对劲:最近周总理经常来看他,话里话外都在说着中央工作。这让他耐不住了,周总理再一次来医院看望他时,他开口询问道:“您这些日子是想传达中央的什么指令?您就直说吧”
周总理也不再瞒着他,说道:“因为太多革命同志的身体都有着不小的伤痛,没办法再继续担任组织上的任务,中央就想着让你们这些身体还算强健的同志们顶上来,因此决定将你任命为总参谋长。”
听到周总理这话的彭德怀思索一会儿说道:“我不行的,组织上还是另寻他人吧。”听到他的推辞,周总理也不意外,继续说道:“你呀,主席很看好你的,不要太妄自菲薄了,今天先聊到这里,你休息休息再好好思考思考。”话语刚落,周总理便离开了病房。
再次拒绝毛主席
不久后出院的彭德怀被中央安排在了中南海的永福堂,这是一个老北京四合院,分别居住着任弼时、刘少奇、朱德等人,而不远处的东边就是毛主席的菊香书屋,居住在这里的彭德怀开会就到颐年堂,而军委办公地也在这附近。
他再次想到了周总理所说的“总参谋长”一事,彭德怀在心里暗暗地说道:“这就是以后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吗?这真的是中央顶级待遇了”,但这时,彭德怀又想起了那位同样是司令员的王震,现如今在农村搞建设,这是彭德怀所向往的工作。
于是他来到了毛主席的书房,将自己这一想法告诉给了毛主席,毛主席以为彭德怀想要离开部队,于是质问道:“怎么,这个官职太小,你觉得寒酸是吗?”在旁边的周总理立刻圆场道:“老彭就是性子急,你得听他说完。”
毛主席的脸色缓和下来,而听得这话的彭德怀也立马进行解释:“主席,您误会我了。”
随后他将自己心中的考虑讲给了毛主席听:
首先,彭德怀认为自己性子太着急,脾气又大,搞不明白同事关系,不太适合在中央的工作。
其次,他认为在中央工作要有一定的文化的基础,那些在黄埔军校出来的同志以及那些留过学的同志要比他这个没有学历的人更适合。
同时,这个担子太过重要了,他认为自己身体不好,不如把机会让给更优秀的年轻人来做。
最后,就是他实在太想像王震那样,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
听完彭德怀想法的毛主席说道:“那你有推荐的人选吗?”彭德怀以为有戏,便推荐了高岗、邓小平两位同志,此时的高岗还十分受毛主席信任。
但毛主席等一众领导仔细思考一番:“彭德怀是一员大将,难不成他从战场上退下来,在国内还要被“贬职”?这自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彭德怀的诉求被中央驳回,毛主席也再次对彭德怀说道:“这不是我、恩来以及各位中央领导人对你的高估,这是基于深思熟虑下做出的决定,你就是最适合的人。”
彭德怀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着什么,看到这一幕的周总理先他一步说道:“老彭,你要谨记,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组织不会随便进行任何职位的任命,而你也要做到听从安排啊。”
彭德怀也意识到这件事情已经成为定局,便不再推辞,起身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敬了军礼后说道:“是!彭德怀服从安排!”
之后,彭德怀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以及总参谋长。
结语
彭老总一生铁骨铮铮,他始终是“为人民呐喊”的人,也始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彭老总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