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只做阅读笔记分享*
1.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简介
大家好,今天一起来了解刺激响应分子印迹材料。分子识别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像抗原-抗体、DNA-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受此启发,化学家开发出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它是一类仿生聚合物,制造简单、成本低、应用广泛且设计灵活。
制作MIPs时,会在聚合物基质中留下对特定模板分子有亲和力的空腔。通常先让功能单体围绕模板分子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自组装,再进行自由基聚合,最后去除模板,就得到了MIPs。MIPs传统上用于生物传感器和分离领域,现在人们还在开发具有更多功能的MIPs,刺激响应性MIPs就是其中一类很有前景的材料。
2.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类型
大孔聚合物:第一代MIPs是通过本体印迹法制备的,把模板完全印迹并包埋在高度交联的块状聚合物中。不过这种方法要用有机溶剂,只能印迹低分子量模板,而且得到的聚合物需要研磨筛分,颗粒形状和大小不均一。后来为了印迹蛋白质靶标,出现了基于水凝胶的聚合物,用水溶性单体和水作聚合溶剂,能避免蛋白质变性,但后处理和模板去除比较困难。
接枝技术和薄膜MIPs:从3D到2D,薄膜MIPs成为一种新选择。它可以用多种接枝技术、滴涂、旋涂或电涂等方法制备,薄膜厚度能从纳米到微米。薄膜MIPs的优势在于其空腔暴露在表面,传质速率快,还能附着在固体表面,提升生物传感器性能。
MIP纳米颗粒(nanoMIPs):MIP纳米颗粒是MIPs的最新发展,减小颗粒尺寸能增大比表面积,提升性能。它的制备方法有核壳法、沉淀聚合法、微乳液聚合法等。不过这些方法在收集颗粒和去除模板上有困难,因此固相法应用较多。固相法是将模板共价固定在固体支持物表面,再进行聚合,这样得到的纳米颗粒能用于亲和富集。
3.刺激响应MIPs的原理与应用
热响应MIPs:自然界有很多生物聚合物对温度变化有响应,受此启发人们开发了热响应MIPs。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基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的水凝胶,它有一个较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接近人体体温。温度低于LCST时,水凝胶溶胀;高于LCST时,水凝胶收缩。热响应MIPs在药物释放、催化和分离科学等领域有应用。
pH响应MIPs:含有可电离基团的聚合物,会根据外部pH改变电离状态,进而发生构象变化。pH响应MIPs可用于药物递送,像Qin等人制备的纳米颗粒,其MIP壳在肿瘤微环境的低pH和谷胱甘肽作用下会降解,实现药物在肿瘤部位的pH触发释放。此外,利用pH响应MIPs在不同pH下对模板结合能力的变化,还能用于生物传感器的再生。
光响应MIPs:光响应MIPs(PRMIPs)在特定波长光刺激下,结构会发生化学和/或物理变化。常见的光敏感单体(发色团)有偶氮苯、螺恶嗪和螺吡喃。
通过将发色团作为功能单体加入单体混合物,能制备PRMIPs,其制备方法多样。比如Gong等人制备的用于检测水中双酚A的PRMIP,能通过不同波长光实现目标化合物的选择性结合和释放。Liu等人制备的光响应MIP海绵能检测铅离子,还有基于近红外光响应的PRMIP用于药物控释,不过目前偶氮衍生单体的应用受限于需要紫外光,未来还需进一步研究。
生物分子响应MIPs:MIPs常被看作天然受体或抗体的合成替代品,但生物受体还有一些其他功能,生物分子敏感的MIPs就是为了模拟这些功能而开发的。
Watanabe等人最早报道了这类MIPs,他们制备的基于PolyNIPAm的印迹聚合物,会随客体分子浓度变化发生体积变化,影响亲和力。此外,在聚合过程中加入信号标记,能让MIPs用于生物传感器检测。还有aptamer-MIP杂化材料,结合了两者的优势,性能更优越。
离子响应MIPs:离子响应印迹聚合物是分子印迹领域的新兴热点,因为阴离子识别对活细胞很重要。早期有基于NIPAm的微胶囊用于离子响应控释,比如Chu等人制备的微胶囊,能在捕获特定阳离子时发生体积变化,实现溶质释放。近期,Shinde等人报道了对含氧阴离子有选择性的MIPs,通过氢键设计,能识别等电子体含氧阴离子,还能通过调节溶液酸碱度实现离子选择性的切换。
此外,还有通过设计双离子受体来避免反离子竞争的影响,用于更复杂阴离子的印迹,像检测生物活性单糖唾液酸,这对早期癌症诊断有重要意义。
磁响应MIPs:前面介绍的刺激响应材料主要依赖聚合物网络的变化,磁响应MIPs则是通过在MIPs中加入磁性纳米颗粒,使其在磁场刺激下产生响应。磁响应MIPs在捕获和去除特定靶标方面应用广泛,比如制备的核壳磁性MIP纳米颗粒能从复杂基质中高效结合和去除目标分子。此外,它还能作为药物载体,通过外部磁场将药物输送到靶位点,减少对健康细胞的影响。
电响应MIPs:电化学信号检测是常用的传感策略,MIPs作为生物识别元件,具有高精度、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通过电沉积等方法能控制MIPs的相关性能,还能加入导电聚合物等增强信号。比如用聚苯胺等导电聚合物修饰MIPs,能实现对多种物质的检测,像检测全氟辛酸、环丙沙星等。此外,还能通过添加可聚合的二茂铁或氧化还原介质来提高检测灵敏度,并且实现多分析物的检测。
双响应和多响应MIPs:双响应或多响应MIPs能对两种或更多外部刺激做出反应,比单响应系统更具通用性。常见的组合有磁/光、磁/热、热/pH等,通常是用对特定刺激有响应的功能单体替代传统单体来制备。比如Hua等人开发的对牛血清白蛋白有特异性识别的双响应MIP,结合了热响应和盐响应特性,在多个领域有应用前景。
4.结论
刺激响应MIPs的发展让MIPs能响应外部刺激,更像天然抗体,在生物传感、诊断和药物递送等领域潜力巨大。比如温度、离子、生物分子和pH响应的MIP纳米颗粒,亲和力优异,还能再生,在生物传感和药物递送方面优势明显。不过目前刺激响应MIPs还面临一些挑战,像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稳定性等问题,生产方法也需要进一步优化,以实现规模化和商业化。但MIPs能定制模仿抗体的特性,加上不断创新的研究方法,这个领域未来会持续发展。
5. 一起来做做题吧
1、关于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的制备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先聚合再进行功能单体与模板分子的自组装
B. 通常采用共价键使功能单体围绕模板分子自组装
C. 最后一步是去除模板分子
D. 聚合过程只能使用自由基聚合方法
2、第一代大孔聚合物 MIPs 在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包括( )
A. 只能印迹低分子量模板
B. 聚合物需研磨筛分,颗粒不均一
C. 制备过程需使用有机溶剂
D. 无法实现对生物分子的印迹
3、热响应 MIPs 中,聚(N - 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水凝胶的较低临界溶液温度(LCST)接近( )
A. 25℃
B. 37℃
C. 45℃
D. 50℃
4、pH 响应 MIPs 用于药物递送时,是利用了其在不同 pH 环境下的( )
A. 颜色变化
B. 导电性变化
C. 聚合物构象变化
D. 荧光变化
5、光响应 MIPs(PRMIPs)中,偶氮苯作为发色团的主要原因是( )
A. 能在光照下发生光致异构化
B. 颜色鲜艳,易于观察
C. 合成简单
D. 价格便宜
参考文献:
M. V. Sullivan, et al. Stimuli-responsive molecularly imprinted materials: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Responsive Mater. 2025, e2024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