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锐评:特朗普自嗨式谈判遭打脸,中国反制亮剑​

一点往事 2025-04-27 16:18:28

美国政坛近期热议特朗普执政百日表现,其主打的"对华强硬"牌被《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评价为"雷声大雨点小"。尽管这位共和党领袖多次宣称要"重塑中美贸易规则",但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中方反制措施让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率先尝到了苦头。

《国会山报》犀利指出,特朗普试图用关税大棒迫使中国屈服的做法,就像"用吸管喝珍珠奶茶"般不切实际。中国不仅没有在谈判桌上退让,反而通过稀土出口管制等反制措施,让美国制造业供应链陷入混乱。专家分析称,中国手握全球70%稀土加工产能,这一招直接掐住了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咽喉。

面对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的威胁,中国迅速出台内需刺激政策,同时通过世贸组织起诉美方违规。这种"以战止战"的策略让美国商界叫苦不迭:亚马逊平台近千种商品价格飙升30%,从T恤到儿童鞋帽都面临断货危机。加州玩具厂商更将美国政府告上法庭,控诉145%的关税让企业运营成本暴涨44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预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使全球经济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东南亚国家官员私下坦言,美国政策的多变性让投资者望而却步,"现在连猜硬币正反面都比预测美国政策更靠谱"。

曾在小布什政府任职的共和党策略师特鲁克斯指出,特朗普团队显然低估了中国维护主权的决心。从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到如今的经济反制,中国展现出的战略定力远超美方预期。更令美国尴尬的是,其国内通胀率已飙升至40年新高,而中国反制措施可能让美国通胀雪上加霜。

分析认为,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施压复制"里根经济学"的成功,却忽视了中美经济结构的本质差异。中国制造业的完整产业链和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构成了难以撼动的抗压能力。反观美国,从沃尔玛货架到硅谷芯片厂,处处可见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随着购物季临近,美国零售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若中美贸易持续冻结,美国消费者可能面临"有市无货"的困境。正如经济学家警告的那样:"特朗普的关税战就像在自家后院纵火,最终烧毁的却是自己的房子。"

2 阅读: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