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水墨为魂,宣纸为魄,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诉说着无尽的诗意与情怀。今日,有幸赏阅李占超先生的几幅佳作,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古典美学与心灵秘境的大门。在那一幅幅画卷中,山水的灵秀、人物的悠然、意境的悠远,如同一首首无声的诗,一幅幅流动的画,让我们沉浸其中,流连忘返,感受着国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深邃内涵。
一、拟古册页·其一
这幅《拟古册页·其一》,构图简洁而富有韵味。画面中,一位身着素衣的古人静坐于山石之上,身旁几株翠竹随风摇曳,远处是苍茫的山水,烟波浩渺。
人物以简洁的线条勾勒,神态安详,仿佛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翠竹的描绘细腻入微,竹叶的疏密、枝干的挺拔,尽显其清雅之姿。山水则以淡墨渲染,层次分明,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的氛围。
笔法上,线条流畅自然,既有勾勒人物轮廓的劲挺之笔,又有描绘山水云雾的轻柔之墨。墨色淡雅,以浅墨为主,略施浓墨,突出了画面的主次与虚实。意境清幽空灵,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
蓝鹰书画小荷感到,这幅画仿佛在告诉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寻找一片宁静的心灵栖息地,像画中的古人一样,静下心来,聆听内心的声音,才能在喧嚣中寻得一份安宁与自在。
二、水墨山水册页·其一 《水墨山水册页·其一》构图精巧,画面中,几座山峰连绵起伏,山峰以淡墨皴擦,展现出山石的质感与肌理,仿佛能触摸到那粗糙的岩石表面。山间云雾缭绕,似轻纱般弥漫,增添了画面的朦胧之美。山脚下,一条蜿蜒的溪流潺潺流淌,溪流以简洁的线条勾勒,与周围的山石、树木形成鲜明对比。岸边的树木或挺拔或弯曲,姿态各异,树叶以浓淡不一的墨色点染,富有层次感。
笔法苍劲有力,线条或粗犷或细腻,生动地表现了山水的神韵。墨色的运用更是精妙,从山顶的淡墨到山腰的浓墨,再到山脚下的浅墨,过渡自然,营造出山水的深远与空灵。意境深邃悠远,让人不禁联想到“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诗句。
蓝鹰书画小荷感到,这幅画启示我们,人生如山水,有高峰也有低谷,有清晰也有迷茫,但只要我们心怀敬畏,欣赏沿途的风景,便能在起伏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三、听琴图 此幅《听琴图》,构图别具匠心。画面中央,一位抚琴者正端坐于亭中,神情专注,仿佛沉浸在悠扬的琴声之中。周围几位听琴者或坐或立,神态各异,有的闭目聆听,有的若有所思,生动地表现了听琴时的不同心境。亭子周围,几株古树苍劲挺拔,树枝交错,树叶稀疏,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墨色浓淡相宜。
近处的溪流清澈见底,溪流以流畅的线条描绘,波光粼粼,仿佛能听到溪水潺潺的声音。溪边的树木郁郁葱葱,树叶以浓墨点染,层次分明,展现出树木的生机与活力。
笔法简练,线条灵动,将溪山的清远之美表现得恰到好处。墨色与色彩的搭配和谐,淡墨与淡彩的交融,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意境宁静悠远,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清幽的山水之间,远离尘世的喧嚣。蓝鹰书画小荷感到,这幅画仿佛在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放慢脚步,去欣赏身边的自然之美,让心灵在宁静的山水间得到放松与净化,回归自然,回归本真。
五、峡江烟云 《峡江烟云》构图气势恢宏。画面中,陡峭的山峰直插云霄,山峰以浓墨皴擦,展现出山石的险峻与雄浑。山间云雾翻腾,如波涛汹涌,似蛟龙出海,给人一种磅礴的气势。江面上,一叶扁舟在波涛中摇曳,舟上的人影虽小,却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灵动。江水以淡墨渲染,与云雾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种苍茫悠远的意境。笔法雄浑有力,线条粗犷豪放,生动地表现了峡江的险峻与壮美。墨色的运用大胆而富有变化,浓墨与淡墨的强烈对比,突出了画面的层次感与立体感。
感谢阅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