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是一个组织,在县里一般都会设置,毕竟是一家正科级单位,多个职数。
那么县工商联的宗旨是什么呢?
它的存在是为了促进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推动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它也很重要。
县工商联不仅是党政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也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促进和维护政商关系和谐。
县工商联的“一把手”,通常被称为主席或会长,一般情况他要完成三种主要使命。
首先是政治引导,其实就是统战性,大多数人脱口而出就是“统一战线”,这点没有任何价钱可以讲,是旗帜鲜明的大方向。
再有就是经济发展。鼓励和引导私企老板大力发展经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当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比如捐款。
当然,大多都是以商会的形式来抱团的。
再有就是组织建设。强化商会的建设,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为县委和县政府提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相关的事实依据。
可以告诉大家,县工商联的工作性质和职责决定了其员工不存在灰色收入的情况。
毕竟该单位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合法途径促进经济发展和商业交流,手中少有项目。
县工商联的业务量不大,工作较为安逸。
但若是领导层认真起来,工作量也是非常可观的,比如举办各类活动和研讨会。
按照相关规定,工商联还得帮助会员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当然,这就比较专业,重点在搭建平台。
在现实中,有些县城没有内设机构。
主要是编制太少,干活的就那么一两人。
不过,为了更好地展现县工商联的分工,在此特意选择了一家设置了三个内设机构的县工商联,它来自于陕西省中部某县。
一、办公室。
负责文电、会务、党务、宣传、固定资产管理等机关日常运转等系列常规性工作。
承担机关安全、保密、建议办理等工作。
负责综合性文稿起草和重要活动的组织协调、策划等工作。
同时,办公室也承担了服务会员的任务。
发展会员,协调各商会活动,管理会员数据库,推动商会创先争优。
负责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日常联系、考察、培养,协助做好政治安排推荐工作。
负责会员的发展、管理和服务、培训工作,承担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会员企业有关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
负责非公有制企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送评年审、继续教育工作,为会员企业办理有关证明。
二、档案室。
负责做好单位各类档案资料的接收、整理、分类、鉴定、归档、保管、统计、安全保护等工作。
三、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办。
负责开展与港澳台胞和海外侨胞中工商社团和工商界人士的联络工作,协助政府引进技术人才,帮助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有序参加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