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仰天长叹说10个字,暗示了孔明的最终结局

杨司马说历史 2024-09-11 20:34:16

文 | 杨秀美

编辑 | 杨秀美

《——【·前言·】——》

三国时期,诸葛亮以其深不可测的智慧和远见,成为了众人敬仰的卧龙。然而,当他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时,一位神秘高人——水镜先生却仰天长叹,说出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十个字。

这短短的一句话,既非恭维,也非预言,却像是掀开了一层薄纱,隐隐透露出诸葛亮命运的玄机。

为何在这位谋士即将开启辉煌人生篇章的时刻,水镜先生却以如此奇特的方式表达?这十个字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深意?是褒是贬,还是暗示着更深的宿命?

正文

东汉末期,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天下被一场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搅动的混乱不堪,汉王朝更是由此走向没落,各地实力派趁机崛起,无不想在这个乱世之中开创属于自己的霸业。

其中,刘备,这位自称为中山靖王后代的英雄人物,原本只是一个靠编织草鞋和出售草席为生的普通人。

而命运的安排让他有机会结识了关羽和张飞这两位英勇无比的将领,三人义结金兰,共同走上了在这个乱世中艰难前行的道路。

与出身显赫的四世三公的袁绍,以及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曹操相比,刘备的起步阶段显得颇为寒酸。

而他却有着两个独特的优势,一是他身为“汉室宗亲”的特殊身份,二是他在民间广为人知的“仁德美名”。

虽然汉王朝已经逐渐衰败,但汉家数百年来积累的威望依然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心中。

正是借助这样的身份,刘备赢得了许多英雄豪杰的敬仰,从而得以组建起一支队伍,在这个乱世中艰难生存下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开始感到无奈和焦虑。尽管他手下有像关羽、张飞这样的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但却始终缺少一位能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者。

因此,刘备的势力始终无法稳定地占据一块土地,只能过着四处游荡、依赖他人的生活,其中的辛酸与困苦不言而喻。

直到建安六年(公元201年),刘备暂时投奔到刘表帐下。在这段时间里,他有幸结识了才华横溢的徐庶,两人相见恨晚,相谈甚欢。

徐庶决定投效刘备,从那时起,刘备的境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到了建安十二年,徐庶向刘备大力推荐了一位旷古烁今的人才。刘备一直以来都渴望得到贤才的帮助,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恳请徐庶为他引荐。

但是,徐庶告诉他,这样的人才需要主公亲自去拜访,才能表达出足够的诚意。刘备听完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更加坚定了想要见到这位人才的决心。

而刘备的前两次拜访都未能如愿见到这位人才。但他并未因此放弃,而是继续坚持不懈,终于在第三次拜访时成功地见到了诸葛亮。当他看到诸葛亮如此年轻有为时,内心充满了惊讶。

刘备立即向诸葛亮请教如何在这个乱世中站稳脚跟,并实现自己的宏图霸业。

经过深思熟虑后,诸葛亮向刘备详细阐述了自己精心策划的策略,这就是后来被誉为千古佳话的“隆中对”。

“隆中对”实际上是为刘备的势力量身打造的战略规划。

当时,刘备一直处于寄人篱下的状态,没有任何根基,这无疑是他最大的弱点。诸葛亮明确指出,现在曹操手握百万大军,“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雄厚,不能与其进行直接对抗。

而位于长江以东的孙权,可以成为我们的同盟伙伴。除了这两地之外,如果刘备想成就霸业,就必须夺取荆州、益州两地,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与曹操一较高下。

刘备听完后,激动不已,真诚地邀请诸葛亮加入他的阵营。之前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挚举动,已经让诸葛亮深受感动。

再加上刘备的仁德之名早已传遍天下,诸葛亮最终决定出山,立志要协助刘备挽救汉室倾颓的危机。

有了诸葛亮的鼎力相助,刘备犹如猛虎添翼,事业发展迅速。

而当诸葛亮出山的消息犹如春风拂面般传播开来,司马徽却不禁深深叹惋道:“虽得其主,未逢其时,实在遗憾啊!”在司马徽眼中,诸葛亮无疑是当世无人能及的英才。

而他选择追随刘备,无疑是走上了一条充满坎坷和挑战的道路。诚然,刘备声名显赫,更有“刘皇叔”的美誉傍身,帐下有关羽、张飞,甚至还有赵云等勇猛无比的将领。

诸葛亮的加入,使刘备集团焕发出勃勃生机,复兴汉室的希望仿佛就在眼前。

但是,汉王朝已经病入膏肓,衰微之势无法挽回。而且,诸葛亮出山之际,曹操、孙权皆已手握庞大势力。

在此种激烈竞争的环境下,试图复兴汉室,实在困难重重。

然而,诸葛亮是否意识到这些困境呢?作为千古流传的宰相,他的智慧和谋略是举世公认的卓越。既然刘备以至诚之心三次造访茅庐,他诸葛亮自然愿意竭尽所能,回报这份知遇之恩。

在诸葛亮的精心策划下,刘备集团逐渐崭露头角。赤壁之战中,刘备与孙权联手,大败曹操水军。

此后,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规划,成功攻占益州、荆州,终于奠定了与曹魏、孙吴三分天下的基础。

而天有不测风云。关羽兵败麦城,不幸身亡,刘备悲痛欲绝,为了替兄弟复仇,不顾众人劝说,毅然决定出兵江东。

结果在夷陵遭遇一场大火,导致大部分基业毁于一旦,刘备也因此身心疲惫,疾病缠身,最终在白帝城离世。

临终前,刘备特意召见诸葛亮,语重心长地说道:“我死后,倘若阿斗有治国之才,你就尽力辅佐他;若是他无能,你可以自行决断。

这种话,分量极其沉重。自古以来,面对如此巨大的诱惑,又有多少人能坚守初心呢?毕竟,一人之下与万人之上,差距悬殊。

然而,面对刘备的“请求”,诸葛亮毫不迟疑,立即承诺必定全心全意辅佐刘禅,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复兴汉室的事业。

诸葛亮的确践行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刘禅尊称他为“相父”,对诸葛亮的政策几乎无条件地予以支持。

这让诸葛亮得以安心北伐,只是无奈的是,炎汉国力孱弱。偏安一隅或许还能勉强维持,但要想平定中原,谈何容易。

最后,诸葛亮因为过度劳累,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他身后留下的财产少得可怜。到了晋朝,桓温在蜀地特意征召一位年过百岁的老者,询问关于诸葛亮的事情。

老者缓缓回答道:葛公在世时,我们并未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自从葛公去世之后,再也找不到像他那样的人物了。

桓温听罢,沉默良久。由此可见,诸葛亮的名声远扬四海,影响深远。即使到了唐代,仍然有杜甫专门为他赋诗,歌颂他的丰功伟绩。

尽管诸葛亮终其一生都没能实现复兴汉室的伟大抱负,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若非刘备的赏识与信任,诸葛亮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超凡才华。

因此,刘备与诸葛亮相互扶持,只有刘备这样的仁德之君,才能让诸葛亮心甘情愿地效忠,为兴复汉室的大业奉献一生。

《——【·结语·】——》

司马徽的十字预言,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诸葛亮悲壮的一生。从隆中对的运筹帷幄,到六出祁山的殚精竭虑,诸葛亮始终在与命运抗争。

他虽然未能完成兴复汉室的宏愿,却用自己的智慧和忠诚,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便面对不利的局势,仍然要勇往直前,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到底。

3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