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赵丽颖用五种方言切换演绎精神病患者时,监视器后的导演曹保平激动落泪——这场“一人七角”的戏份,或将把她送上戛纳影后角逐席。新片《乔妍的心事》中,她饰演的人格分裂症患者,从16岁少女到60岁老妪的无缝转换,被北电纳入“方法派表演教科书”。
疯魔表演:方法论与本能的双重燃烧
为区分七种人格,赵丽颖设计差异化体征:反社会人格的右眼抽搐、抑郁人格的驼背步态、癔症人格的指甲啃咬。最震撼的是声线实验:她为每个人格录制独立声纹,在配音棚连续工作28小时导致喉管出血。释出的花絮中,她从吴侬软语秒切陕西脏话的片段,在B站获得980万播放。
这种极致追求带来代价:拍摄期间她暴瘦至38公斤,因入戏太深接受心理治疗。但成果耀眼:柏林电影节选片人称赞其表演“让《分裂》中的詹姆斯·麦卡沃迪黯然失色”。
资本跃迁:从台前到幕后的权力重构
表演封神背后,赵丽颖的资本布局更值得关注。其控股的和颂传媒估值突破30亿,投资的《与凤行》衍生游戏流水破7亿;在《生万物》项目中,她首次担任制片人,启用全素人演员演绎农村女性史诗,被看作冲奖野心之作。
但争议随之而来:豆瓣网友指责《乔妍》消费精神疾病群体;粉丝则因《与凤行2》延期抗议“不务正业”。对此,赵丽颖在采访中淡然回应:“演员的终极使命是突破自身边界,其他声音只是过程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