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护卫舰下水,再不怕卡脖子!俄惨痛教训证明,中国的路走对了

说来听听 2024-10-23 09:52:07

2024年9月27日,俄罗斯在圣彼得堡海军部造船厂迎来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时刻——其最新的22350型导弹护卫舰“伊萨科夫海军上将”号成功下水。这艘舰艇标志着俄罗斯在自主研制舰用动力系统方面取得了突破,尤其是在经历了长达11年的建造历程后,终于为俄海军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这艘舰的建造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在军舰动力系统上所付出的努力与挑战,也让中国的自主发展之路显得愈发正确。

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在重振其海军力量的过程中面临了许多挑战,尤其是在军舰动力系统方面。22350型护卫舰系列的前三艘均依赖于乌克兰制造的燃气轮机,而第四艘“伊萨科夫海军上将”号成为第二艘采用俄罗斯自主研发动力系统的舰艇,这标志着俄罗斯摆脱了对乌克兰的依赖。早在2014年,由于克里米亚问题导致的俄乌关系破裂,乌克兰停止向俄罗斯供应军舰动力系统,这对俄方来说是一场巨大的打击,使得其多艘舰艇的建造陷入停滞。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不得不启动自己的研发计划,研制出国产的M-55R柴油-燃气涡轮机组,替代之前的乌克兰动力系统。虽然这一套系统仍然被外界认为是乌克兰产品的“仿制版”,但它的成功问世让俄罗斯迈出了独立自主的关键一步。该动力系统虽在性能上无法与美国和英国的先进技术相比,但对目前的俄罗斯海军来说,已经足够满足其护卫舰的基本需求。

“伊萨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的建造历程可以说是艰辛而漫长的。从2013年开工建造到2024年下水,整整11年的时间反映了俄罗斯在这一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尽管如此,俄罗斯依然坚持自主研发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为了保证军事装备的独立性,也是为了避免在未来的国际冲突中被“卡脖子”。

与俄罗斯相比,中国在应对类似问题时显得更加果断和高效。早在1990年代,中国就意识到了国防工业中“卡脖子”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大力投入自主创新。在海军领域,中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并结合自身研发优势,逐步构建了完整的舰用动力系统生产链。如今,解放军海军的052D型驱逐舰、055型万吨大驱等舰艇,均已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动力系统,彻底摆脱了对外部供应的依赖。这一成就无疑证明了中国选择自主发展的道路是正确的,且这一策略已然取得了显著成效。

乌克兰停止供货事件对于俄罗斯来说是一场“惨痛的教训”,它深刻地暴露了过度依赖外部供应链的风险。俄罗斯此前与乌克兰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曾是苏联时代遗留下来的传统,但这一依赖在俄乌关系恶化后变成了掣肘。为了克服这个瓶颈,俄罗斯不得不在相对短时间内匆忙推动自主研发,但这也意味着其舰艇建造计划被大幅延误。

与此类似,中国在早期的国防现代化过程中,也曾经历过对外国技术的依赖。然而,中国政府和军工企业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减少对外依赖的长期战略目标,特别是在国防科技领域。通过大量投入科研,中国逐渐掌握了核心技术,避免了在关键时刻受制于人。如今,中国不仅在舰艇动力系统领域实现了自主可控,还在航空航天、高铁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正是这一战略眼光,避免了中国重蹈俄罗斯的覆辙。

尽管俄罗斯在军舰动力系统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中国相比,俄罗斯的步伐显然要慢得多。当前,俄罗斯仍在为解决大型舰艇动力系统的国产化问题而努力。而中国早已将目光投向未来,通过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不断推进舰艇动力系统的升级与优化。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路径,鲜明地体现了自主创新在现代军事工业中的重要性。

俄方目前正计划继续推动7000吨以上水面舰艇的国产化动力系统研发,但这一过程预计还需要10至15年时间。而中国通过长期的技术积累,早已具备了建造万吨级驱逐舰和航母的能力,未来几年,中国海军将在大型舰艇建造领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俄罗斯“伊萨科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的下水,无疑是俄军工业的一大进步,但从中我们也能清楚地看到,依赖外部供应的风险始终存在。正因为如此,中国在多年前选择了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避免了在关键技术上被“卡脖子”的命运。未来,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都将在不断的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中寻找新的战略优势,而这一过程,也将决定它们在全球军事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通过对比俄罗斯和中国在舰艇动力系统自主研发上的不同进展,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中国走的路,走对了。

0 阅读:45

说来听听

简介:说古谈今,谈天说地。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