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进入倒计时,哈里斯与特朗普谁能胜出?赖当局担心被开刀

说来听听 2024-11-01 10:12:14

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哈里斯和特朗普在各大摇摆州的支持率依然胶着。多个民调数据显示,两人均在宾夕法尼亚、密歇根、威斯康星等关键摇摆州势均力敌,彼此差距不过百分之一。这场即将决出的选举结果,将深刻影响包括俄乌局势、中美关系在内的国际格局。哈里斯与特朗普的对决,已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焦点。

本次大选经历了多重波折。大选初期,民主党还由拜登竞选连任。尽管拜登在党内初选阶段顺利出线,但随着选战展开,他的健康状况和连任能力逐渐受到质疑。在一次辩论中,拜登目光呆滞、语音模糊、动作迟缓。几次他自以为发言,却只是低声嘟囔着,甚至在北约峰会期间将泽连斯基误称为普京,引起了尴尬。民主党内部对他的信心逐渐下降,许多高层认为拜登继续参选对民主党将是一场灾难。

就在此时,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竞选集会遭遇枪击,所幸只是耳朵轻伤。然而,这次突发事件却意外造就了一张“封神”照片——特朗普站在国旗下高举右手,展现出不屈的姿态,这张照片迅速在支持者中广为流传,极大提升了特朗普的支持率,进一步拉大了他在民调中的领先优势。在民主党内呼声的压力下,拜登最终选择退选,将竞选重任交给哈里斯。

8月,哈里斯正式宣布参选,总体上在全美范围内的民调略领先特朗普0.5个百分点。但随着大选临近,双方在关键摇摆州的角逐愈加激烈,支持率多次互相反超。哈里斯在宾夕法尼亚、密歇根、威斯康星等摇摆州拥有一定优势,但这一优势始终在个位数之间,难以拉开明显差距。

在竞选过程中,双方围绕移民、绿色政策、就业、通胀、铁锈地带复兴、堕胎等议题展开激烈交锋。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候选人就这些议题展开辩论,并在不同场合多次表态。特朗普主张减少移民数量,强化经济保护主义政策,呼吁加强本土企业保护。他主张将就业岗位带回美国,并提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绿色政策约束。而哈里斯则主张移民改革和扩大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增加就业岗位,通过一系列社会福利改革减轻民众的生活压力。围绕这些核心议题,二人的支持率在各州民调中犬牙交错,难分高下。

民调数据显示,特朗普在七大摇摆州中的多个州实现了反超,整体上领先哈里斯0.9个百分点。而哈里斯的竞选团队则在全国民调中仍保持微弱优势,领先特朗普1.5个百分点。如此胶着的态势让选情更加扑朔迷离。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分析认为,美国大选不仅关乎候选人的实力,更深层次地受到各大幕后势力的左右。美国国内的利益集团、非选举官员、华尔街财团等幕后力量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些力量彼此立场多元,甚至存在利益冲突。

这场大选的火药味不仅限于选举话题,实际冲突也屡见不鲜。特朗普先后遭遇两次未遂刺杀,哈里斯的竞选团队办公室也遭到枪击,使得今年的选举异常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担心大选结果无论如何都将引发社会不稳定。特别是美国的选举机制复杂,而彼此竞争的势力多元化,大选中可能出现的任何状况都将引发更大争议。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不论最终是哈里斯还是特朗普胜出,都不会对全球局势产生明显的利好。如果哈里斯当选,她将大概率延续拜登政府的政策路径,继续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这将加大能源和粮食危机的压力,进而影响全球经济。另一方面,如果特朗普胜出,他的反全球化和孤立主义立场将重新主导美国外交政策。特朗普曾承诺结束俄乌冲突,但他同时要求北约各成员国加大军费投入,欧盟也无法避免被迫“输血”。此外,特朗普对多边机制持怀疑态度,从欧盟到联合国、世贸组织都可能面临新的挑战。

在涉台问题上,特朗普和哈里斯的态度也有所不同。特朗普多次表态要求台湾“支付保护费”,指责台湾在半导体市场中“抢走”了美国利益,表现出“生意重于军援”的立场。他更偏向通过经济手段获取利益,而非直接军事干预。而哈里斯则更倾向于依靠盟友力量,强化对中国的遏制,强调台美关系的合作层面,却并未明确表示会在军事上大幅度介入台海局势。这种差异使得台湾当局尤其关注大选结果。

赖清德当局在美国大选的背景下显得格外焦虑。作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他深知特朗普的“生意导向”可能会导致台湾被美国当作“筹码”。特朗普当选后,很可能会利用台湾来向包括日本、韩国和欧盟在内的盟友施压,逼迫这些国家做出更多“让步”。相对而言,赖清德更愿意看到哈里斯胜出,甚至在近期通过20亿美元的军购向民主党表忠,希望维持当前台美关系。

然而,哈里斯和特朗普对台问题的重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遏制中国,而并非真正站在台湾利益角度。因此,台湾方面无论如何选择,最终不过是为了在美国和中国大陆之间寻求平衡。对于赖清德当局来说,美国的支持固然重要,但现实中,依赖美国未必能带来长远的稳定。

0 阅读:5

说来听听

简介:说古谈今,谈天说地。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