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牙刷出土!古人洁齿秘术竟比欧洲早800年?

花鱼影思 2025-03-23 09:38:41

1953年,辽国驸马墓中出土的两把骨器,竟藏着颠覆认知的秘密——19.5厘米长的骨柄上,8个植毛孔清晰可见,毛束痕迹与现代牙刷惊人相似。谁能想到,千年之前的中国古人就用上了牙刷?究竟是巧合,还是古代的冰山一角?

一、唐代“簪型牙刷”:青盐与马尾毛的贵族仪式

敦煌的壁画呈现出这样一个画面:

一位僧人蹲于地上,手部在口腔内进行摩擦动作。而唐代贵族则更进一步:他们将牛骨雕刻成簪状,植以短马尾毛,蘸取青盐药粉刷牙,堪称最早的“便携式牙刷”。这些工艺精湛的牙刷,因成本高昂,仅供达官显贵享用,平民只能嚼杨柳枝洁齿。

二、考古铁证:辽墓骨刷改写历史

辽国驹马卫国王墓出土的两把骨柄牙刷,以考古实物印证了文献记载。

其植毛孔呈两排分布,孔径前大后小,这与现代牙刷的植毛工艺毫无二致。而这个重要的发现,直接把牙刷的历史上溯至唐代,与欧洲相比,早了至少上千年。

三、南宋市井:牙刷铺子遍布街头

根据古籍,南宋某个杂货铺里,“这些“牙刷”与木制的梳子一同售卖。

显然,这些看似超前之物,早已成为当时百姓的日用品。此时的牙刷已分刷头、颈部与柄身三段,竹木为柄,马尾为毛,甚至出现雕花鎏金的“奢侈品”。

四、古人“平替”:从杨柳枝到揩齿巾

那些没有牙刷的百姓怎么刷牙?

根据记载,大多数人选择把杨柳枝用水泡软,随后取出在口中咀嚼,或者用毛巾蘸盐来摩擦牙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揩齿巾”,更证明古人连布料的织法和药液配方都颇有讲究。甚至早在三国时期,牙签就已在士大夫阶层中流行,成为一种清洁工具。

五、丝路西传:中国牙刷征服欧洲

而那时的“牙刷”早在16世纪以前,就通过丝路被带到了西方各国。

最初,欧洲人把动物毛发缚于骨柄之上清洁牙齿,不过这个做法却引发了有关牙龈出血的争议。直到1780年,英国人对此进行了改良,最后才得以普及。而一切的源头,都来自千年前的东方古人。

六、古今对话:传统技艺的现代启示

根据现代研究发现。

古人推崇的青盐含天然氟化物,柳枝中的水杨苷能抗菌消炎。而印度“牙刷树”的嫩枝至今被用作天然牙刷,其抑菌效果获科学验证。古法洁齿虽原始,却暗含生态智慧,为当代口腔护理提供新思路。

一把牙刷,窥见的是古人“晨嚼齿木”的卫生自觉,更是中华文明对生活美学的极致追求。

当我们在超市挑选电动牙刷时,是否想过——千年前的祖先,早已用骨与木演绎了最早的“精致生活”? 点赞转发,说说你心中的“古人智慧天花板”!

0 阅读:2

花鱼影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