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星换帅谋求上市,品牌年销量三位数该如何应对资本的审视?

AutoStar 2021-06-18 16:49:10

2021年3月初,极星发生了一次重要的人士变动,原极星中国区总裁高竑因个人原因辞职,外国面孔内森·福肖走马上任。到3月底的时候,业界又传出了极星正在积极谋求上市的消息,品牌接二连三爆出的重磅消息都预示着极星将会有大动作,内森·福肖的上任似乎也与极星的上市愿望有着密切的关系。

内森·福肖作为中国和亚太区新负责人,看似风光无限,实则要面对高竑留下的烂摊子。极星销量和产品力如何都可以暂放一边不说,光是高竑任职期间埋下的隐患就够内森·福肖喝一壶了。高竑在极星2的销售中披着融资租赁的外衣违规出租车牌,这一举措违反了限号政策。从法律上来讲,出租车牌这样的做法不受法律明确保护,品牌方与消费者都面临较大的风险。高竑这一招险棋并没能提升极星的销量,反而是给品牌埋下了一个说不准什么时候炸的危险物。

极星作为一个高端的纯电品牌,在面世之初选择了与特斯拉类似的发展模式,企图用高端车型Polestar 1树立品牌形象,创造知名度,通过亲民的Polestar 2实现销量的增长,壮大用户基数。Polestar 1是一款定价145万的纯电跑车,百公里加速4.31s,每年限量发售500台,从各种意义各个层面上来说都是一台妥妥的高端车型。Polestar 2起价25.28万,要不是Model 3频频降价,Polestar 2这个定价要比Model 3亲民太多。尽管Polestar 1足够高端,Polestar 2也足够亲民,但极星仍旧没能复制出特斯拉的成功。

极星不仅没能复制特斯拉的成功之路,甚至连新能源领域一些杂牌军的影响力都比不上。根据中汽中心数据显示,20年极星旗下所有车型的上险量加起来也只有365辆。相对于中国市场惨淡的表现来说,Polestar 2在海外的状态会稍微乐观一些,20年的6-12月期间,Polestar 2在欧洲部分地区的销量超过了对手Model 3,不过这也绝不是值得兴奋的战绩。极星由沃尔沃和吉利共同控股,欧洲是沃尔沃的发源地,由沃尔沃与吉利共同孵化出的Polestar 2也带着强烈的北欧风格,如果连欧洲市场都不青睐Polestar 2,极星还有什么底气布局全球市场?

在3月底流出上市消息后,4月15日,极星宣布其成功获得了5.5亿美元的融资,距离极星在20年年底计划的8-9亿美元的融资还相差很远,但是这一轮的融资使得极星的市值从70亿美元上升至100亿美元,吉利的目标是将极星的估值大幅提高至400亿美元。不过这事情不是吉利想想就能实现的,Polestar 2作为极星旗下唯一的走量车型,无论是产品力还是销量都可以用糟糕来形容。

Polestar 2对标Model 3,二者之间的差价并不是特别明显。作为轿跑的Polestar 2百公里加速在4.7s-7.4s之间,Model 3的成绩则是3.3s-5.6s,实现了对Polestar 2的全面碾压。众所周知,特斯拉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车机交互系统和智能驾驶辅助,很明显Polestar 2在这个环节也是被直接K.O了,就这样一份糟糕的成绩单想要换取400亿美元的估值,未免有些痴人说梦了。

极星为了推进上市还放出了Polestar 3的消息,Polestar 3将成为品牌旗下的首款SUV车型,极星试图依托火热的SUV市场来扭转局面。极星首席执行官称,极星将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生产Polestar 3车型。中美的同步生产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极星打开全球市场,但Polestar 2毫无亮点的产品表现应该很难让人对Polestar 3提起兴趣。

除了Polestar 3以外,新上任的内森·福肖应该也是为极星上市做的准备。但是内森·福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他曾表示“极星要成为全球车企中碳足迹最透明的品牌,让消费者像了解汽车价格一样了解极星的碳排放。”以及“极星是设计品牌,有不妥协的DNA,对设计、安全和质量永不妥协,而且在我们任何一款车上标准都是一样的,这是不会有任何区别的。”显然这位老哥对销量没有什么兴趣,他理想中的极星是一个不需要销量支撑的空中楼阁般的品牌。

内森·福肖高大上的使命和愿景或许有助于极星实现400亿市值的梦想,获取更多的融资,但是极星品牌本身停滞不前的产品力完全无法支撑内森·福肖这些梦幻的愿景。如果极星将咸鱼翻身的希望寄托在融资和上市这样的方式上的话,似乎可以合理推测,极星将会走上国内最初一批新能源势力PPT造车的老路。

0 阅读:1

AutoStar

简介:Star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