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团队透露,下赛季CBA联赛开放外援人次,开放归化,开放亚外

田甜梦琪说事阿 2025-04-01 12:56:21

2024-2025赛季CBA常规赛临近收官,各队即将完成最后一轮较量,季后赛席位争夺战一触即发。目前所有参赛队伍都在为最后阶段的冲刺做准备,常规赛最终排名将在本周尘埃落定,晋级淘汰赛的最终名单即将揭晓。

看看CBA的得分排行榜,国际球员几乎包揽了前二十的席位。唯一挤进这个榜单的中国面孔是南京同曦的林葳,他以场均21.1分位列第15名。浙江广厦的胡金秋则以微弱差距排在第23位,整个榜单前二十里,本土球员仅剩林葳在苦苦支撑。

这份得分榜单的变化其实不难理解。今年联赛调整了外援使用规则,与去年实行的四节四人次政策形成鲜明对比。规则调整后,本土球员的投篮机会和出场时间明显缩减。数据统计显示,去年同一时期的前20名得分手中,本土运动员能占据约三分之一的席位,而本赛季这一比例显著下降。

本赛季CBA实行四节七人次外援新规后,外籍球员明显挤占了本土球员的上场时间。作为直接体现,多数国内选手的得分数据出现明显下滑,山西男篮的明星球员原帅正是典型案例:这位上赛季场均能砍下20.8分的本土得分手,本赛季场均得分已缩减至13分。

最新消息显示,CBA联赛即将迎来重大调整。根据知名篮球评论员杨毅团队获得的信息,2023-24赛季将实施四节八人次外援使用规则,开放程度远超当前赛季。这一变革可能导致联赛顶尖球员排行榜出现罕见现象——国内选手可能集体缺席前30名席位,外援主导赛场的格局或将持续强化。

各队可签一名归化球员,其身份不计入外援配额。这项特殊政策允许球队在保持原有外援数量的前提下,额外引进具备本国国籍的归化选手。

根据CBA联赛新规,排名后六位的球队可额外引入一名亚洲外籍球员。这种政策调整可能引发独特现象:比如福建队比赛时,可能出现邹阳作为唯一本土球员,与四名外籍球员共同首发的阵容组合。

真要变成这样,那还能叫CBA吗?整个联赛都让外援唱主角,国内球员连配角都当不上,这样的篮球赛事和咱们本土球员还有啥关系?

针对这项调整,公众看法呈现明显分歧:支持者积极拥护,反对者则提出不同意见。

部分观点主张CBA联赛应全面放开外籍球员限制,通过增加国际选手数量倒逼本土球员提升竞技水平。目前CBA共有20支职业球队,若每支队伍只需培养出1名达到国际水准的国内选手,整个联赛就能稳定输出20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球员。这种"以赛代练"的模式既能精简队伍配置,又能通过高强度对抗加速本土球员成长。

部分球迷质疑联赛外援政策调整,认为过度依赖国际球员会削弱本土竞技特色。当打开电视发现场上主力多为外籍运动员时,地域归属感缺失直接导致观赛热情消退。这种人才结构失衡不仅稀释了联赛的本地化特征,更可能造成核心观众群体的持续流失。

下赛季CBA调整方案是否会像杨毅团队预测那样彻底?虽然联赛确实需要优化改进,但突然进行如此全面的改革是否合理?这种大幅度的调整节奏是否操之过急?

最新消息显示,CBA联赛正在推进归化球员引进计划。根据现行方案,俱乐部将作为实施主体进行操作,未来不排除每支参赛队配备一名归化球员。这项改革对中国男篮整体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从人才储备角度看,若联赛能引入20名符合要求的归化球员,国家队在选拔人才时将拥有更大选择空间。

0 阅读:126
评论列表
  • 2025-04-01 17:18

    别因为个破球搞啥归化污染基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