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你好啊,我是雷工!
之前在听直播时听到一博主说过这么一句话:
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
有时候能够让你开悟的可能并不是读过了多少本书,有可能某个人的某句话就可以让你茅塞顿开。
特别对于做技术的,有时候遇到一个问题解决不了,测试不通,完全自己门头造车的话,干几天可能毫无进展,
这时候要是有个有相关经验的人指点一句,或许瞬间就把问题解决了。
因此,自我的专研精神固然重要,但是懂社交会合作,遇到问题能够快速连接到合适的人,迅速的解决问题,也很重要。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们常常用这句话来表达对听到话对自己的影响之大。
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觉得有可能正因为读了十年书,有了量的积累,但想更进一步又缺点什么,
这个时候恰好有个高认知的人指点一番,恰到好处的点透了你的问题所在,才会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豁然开朗感。
倘若你只是刷了十年的短视频,没有读书上的积累,
那么听君一席话,就仅仅是听了一席话,听完可能没有任何用处。

过年回老家会见到很多的故人,小时候的玩伴。
他们有的做工程,有的做数控机床,有的在上班,有的自己做老板。
跟不同的人聊天会发现,人和人看问题的角度真的不一样。
我们打工人的思维还是太局限了,
同样是想赚钱,有的人只想着用时间去换钱,
有的人想的是如何扩大规模,让更多的人帮自己赚钱。

世界上所有高成功的事业,基本都来自继承,而不是完全创造。
就像我们个人想创业,千万不要想着创新,搞一个谁都没见过的东西或模式。
如果上来就想着创新,迷之自信,那么你大概率会死得很惨。
最安全的做法是去找对标,找同行,照抄,去向已经拿到结果的人学习。
那样大概率也能取得不错的结果。
像我国早期的互联网公司,每个公司都可以对标一个西方公司。
现如今小米汽车一举成为估值前几的造车企业,其中有多少是创新的吗?大部分是继承自其他成熟生产线,技术,甚至外形都是继承的。
创新很重要,但是继承更重要,两者在不同的阶段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

现如今经济下行,很多人都在抱怨不景气,的确挺难的。
无论是创业的还是就业的,都很难,创业的看不到希望,就业的没有安全感。
难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多与他人去交流,去互动,找到那些比自己厉害的人,向他们学习。
虽然现如今自媒体发达,网络发达,看似每天接触到海量的信息。
但真正有价值的有多少?
如何分辨?
去哪里能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这将成为新的能力。
而一味的等待推送,那么就会陷入信息茧房中。
正所谓,你所看到的信息,自以为洞察了什么天机。
殊不知,你所看到的一切,不过是有人想让你看到的。
2025-02-05
于河北·掌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