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开会马斯克不请自来,特朗普当众放话,没给金主留半点情面

小仔浏览厅 2025-04-17 09:21:08

前言

夜色笼罩下的华盛顿,2025年4月15日,白宫内阁会议室气氛紧张压抑。

全球首富埃隆·马斯克,穿着熟悉的T恤,戴着那顶“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帽子,神情落寞地坐在角落,与几个月前的风光判若两人。

当时,他掌握“效率部”的权力,承诺削减联邦巨额开支,被特朗普夸赞为“天才改革家”。

他们上演了一出“政商联盟”的好戏,甚至有人开玩笑叫他“马斯克总统”。

而现在,特朗普却态度冷淡:“瞧,他就坐在这儿,我不在乎。我不需要埃隆做任何事,只是碰巧喜欢他而已。”

这个人做得真的不错。我不需要他的车,虽然我确实买了一辆。如果有人问我买车时有没有折扣,我的回答是“没有,我付了全价”。

这些话听起来更像是在试图摆脱某种关系,或者说是在故意撇清界限。

考虑到马斯克三天前因为关税问题公开批评特朗普,这更像是一种讽刺,一种高级的嘲讽。

时间回到2024年美国大选结束。

特朗普赢了,世界首富马斯克可谓是全力以赴,砸下2.9亿美元巨款支持特朗普竞选,还亲自出面为他站台,亮明自己的政治立场。

外界普遍认为,如果特朗普落选,马斯克的事业将面临巨大风险。

最终,特朗普成功再次入主白宫,马斯克也因此获得了“政府效率部”负责人的职位,他的主要任务是大幅削减美国不必要的开支,目标是节省高达1万亿美元的资金。

这一举动曾让不少人猜测,马斯克或许要进军政坛了,特斯拉的发展也会因此更好。

马斯克上任后确实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裁减了不少工作人员,还关闭了一些他认为没必要存在的机构,像美国国际开发署就被关停了。

他甚至要求所有联邦雇员每周都要提交工作报告,这个要求引起了一些部门的强烈反对,交通部长达菲就抱怨说:“现在每天忙着处理坠机事故,根本没时间写那种简单的报告。”

好景不长,蜜月期很快结束。马斯克的改革损害了一些群体的利益,甚至让他收到“死亡威胁”。

2月26日,在首次内阁会议上,马斯克还能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削减15%政府浪费”,特朗普甚至当众玩起“谁不满意马斯克就滚蛋”的霸道护短戏码。

到了3月8日,情况大变,国务卿卢比奥直接批评马斯克“只会作秀”,交通部长达菲也指责他的团队“要解雇空中交通管制员”,特朗普却在一旁看着,最后只是敷衍地说:“现在要用手术刀,别用斧头裁员”。

这种转变是因为马斯克领导的效率部影响了太多部门的利益,引发了包括43%共和党人在内的许多人的不满。

同时,马斯克与特朗普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

首先,特朗普的经济政策让马斯克很受伤。

特朗普搞了个“对等关税”,主要针对中国,说是要保护美国自己的产业,但特斯拉用的很多零件都是中国的,这样一来,特斯拉成本蹭蹭往上涨,一辆车要多花2000美元,股价也跟着跌,一个星期就跌了6%,市值少了1300多亿美元,马斯克的商业帝国损失惨重。

更让马斯克难受的是,特朗普直接跟OpenAI合作搞了个“星际之门”AI项目,这摆明了是在马斯克自己搞的xAI公司背后使绊子。

特朗普还想削减NASA的预算,这可是直接威胁到了SpaceX的政府合同,马斯克没办法,只能公开反对,说这事儿“令人担忧”。

除了钱的事情,马斯克和特朗普在政治观点上也完全不一样。

马斯克是自由贸易的铁杆粉丝,觉得全球合作对科技发展特别重要,还经常分享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视频,呼吁大家一起搞全球合作。

他甚至希望搞一个美国和欧洲之间的“零关税区”,这样科技公司就能更容易发展和创新。

特朗普的想法则完全相反,他搞的是保护主义,想用关税来保护美国自己的产业,争取更多蓝领工人的支持,顺便给政府多挣点钱。

这种理念上的差别,导致他们俩在很多重要问题上根本谈不拢。

马斯克还公开骂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策划者彼得·纳瓦罗是“白痴”,最后还得白宫出来调解。

同时,马斯克性格强硬,这与特朗普事事都要“说了算”的风格不太合拍。

在关税这件事上,马斯克多次公开批评特朗普的贸易顾问纳瓦罗,有时甚至用更尖锐的语言表达不满。

这种公开对着干的做法,让两人的关系变得更紧张。

特朗普对马斯克越来越不满意,甚至公开怀疑马斯克在中国的生意,认为“不该告诉他关于中国的敏感信息”。

最终,马斯克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失去了参与决策的机会,被排除在决策圈外。

——【·权力与金钱的博弈——·】——

在权力和利益的较量中,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渐渐变得紧张,最终走向决裂。

马斯克在部门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决策层并没有事先告知他关于关税政策的信息。

4月10日的内阁会议,他还是自己主动去的。

特朗普内部对马斯克的意见越来越大,认为他做事让人摸不着头脑,成了的麻烦,而且让人担心他不受控制。

媒体现在也在关注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里的角色,他作为“特别雇员”的身份快要到期了。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在巧妙地运用马斯克的价值,想借此平息共和党内部对于“科技大佬影响政治”的担忧。

特朗普还公开表达了自己对马斯克的“好感”,试图缓和两人之前的分歧,营造和谐的形象。

——【·分道扬镳——·】——

最终,两人矛盾激化。

4月15日的内阁会议上,特朗普公开表示“不需要马斯克”,这意味着他想和马斯克划清界限。

尽管如此,马斯克随后在社交媒体上提醒特朗普,中国在稀土提炼技术方面领先,这是美国不可忽视的优势。

他强调,很多人认为稀土是稀缺的战略资源,但实际上这种关键矿产在许多国家都存在。

稀土提炼技术是中国的强项,其他国家在这方面能力不足。

然而,特朗普对此视而不见,没有重视中国的技术优势。

他反而选择囤积深海金属,试图以此对抗中国在关键矿产领域的主导地位,表明他和中国之间的合作关系彻底结束。

——【·决裂的影响——·】——

特朗普和马斯克闹掰了,这不仅仅是他们俩的私人矛盾,更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国际上,像是英国这样的老朋友也开始重新考虑和美国的关系。

英国派了国防参谋长和贸易政策国务大臣去中国访问,这说明他们可能慢慢地想和中国走得更近。

在美国国内,出现了一股反对特斯拉的浪潮,蔓延到很多地方。

抗议的人们通过游行示威,甚至卖掉自己的特斯拉来表达不满。

有些城市还出现了打砸特斯拉门店、破坏充电桩,甚至烧毁特斯拉汽车的事件。

因为马斯克干预欧洲的事务,导致欧洲各地爆发了抗议活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抵制特斯拉。

特斯拉的汽车销量受到影响,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全球交付量只有33.67万辆,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这个数据远低于华尔街的预测。

马斯克的个人形象也大打折扣,从之前备受欢迎的社交媒体红人变成了现在大家批评的对象。

——【·时代的困境——·】——

特朗普和马斯克的闹翻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大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

全球化和反全球化力量的较量,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带来的冲击,以及“美国优先”策略的局限性,都让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他们“政商合作”关系的破裂。

总之,科技领袖们需要思考,在全球变局下如何更好地发展。

特朗普和马斯克的较量以失败收场,这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失利,也反映出美国在全球化和技术变革中遇到的难题。

美国该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美国要如何保持自己的优势?

参考信息:

0 阅读:0

小仔浏览厅

简介: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