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感觉谁都把对中国的外交当儿戏?
今年2月4日,美国声称要暂停接受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邮局的国际包裹,可还没到一天,他们朝令夕改,又说将继续接受中国的国际包裹...
而在去年10月,俄罗斯也以安全检查为由卡住了中国运往欧洲的货物,导致我国效率大跌,在国际上的信誉也有所下降。
这不纯纯把我们当乐子耍吗?!凭啥他们一两句话就能左右我国的外贸生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2f46246f67f77078a77bceb5fb53c6d.jpg)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俄罗斯突然管制2024年的寒冬,对中国外贸企业来说格外难熬。不是因为天气有多冷,而是一纸来自俄罗斯的1374号令,让无数中国企业的货物被迫在西伯利亚的寒风中"冬眠"。
要知道,作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物流通道,中欧班列曾被誉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钢铁驼队"。
然而,这条被寄予厚望的贸易大动脉,却在俄罗斯的一纸命令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瘫痪状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218dfebb608c6f449e071e3ce9b525d.jpg)
原本10-15天就能抵达欧洲的货物,现在动辄被延误两到三个月,这对于时效性要求极高的外贸订单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可偏偏这些被困在西伯利亚的货物中,很大一部分是针对欧洲圣诞季的订单。原本应该摆在欧洲商场货架上的圣诞装饰品、节日礼物,却只能在零下几十度的雪地里"度假"。
而且这次突如其来的管制,不仅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对中国外贸企业信誉的打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b1609e8c14ee5a6f0bd01961d51bcaa.jpg)
毕竟当你无法保证货物按时到达时,再优质的产品、再优惠的价格也难以留住客户。
面对这样的困境,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开始积极寻找替代方案,虽然目前运力还很有限,但至少提供了一个不经过俄罗斯的替代选择。
同时,一些企业开始重新考虑海运方案,尽管时间更长,成本更高,但胜在相对稳定可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ff7d9110aae7012837f5ee2cbb6be9c.jpg)
如果说俄罗斯的突然管制让中国外贸企业措手不及,那么美国的政策反复则更像是一场荒诞剧。
这场闹剧的开始是在2月4日,美国邮政突然宣布暂停接收来自中国的包裹。这个消息一出,整个跨境电商圈顿时炸开了锅。
毕竟中国海外最大的的市场中就包括美国,每天有数以百万计的包裹通过美国邮政系统送达美国消费者手中。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6a3c69f2de11af22995ae6605da2f94.jpg)
这突如其来的"断供"政策,简直就像是给整个行业来了一记重拳。
然而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还没等企业们想出应对方案,美国邮政又在不到24小时后突然改口,宣布恢复接收中国包裹。
这种"任性"的政策摇摆,让许多中国卖家不禁怀疑:美国是不是把国际贸易当成了儿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22d2bb8efa96cd5039b33e3b79d9ff5.jpg)
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因为美国政府还抛出了一个更具杀伤力的政策: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同时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
这一举措,直接打击了中国跨境电商的价格优势。
要知道,正是借助这个免税政策,像Shein、Temu这样的中国电商平台才能在美国市场快速崛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2ef0ee8c5a3771b6ef9ff7256e73914.jpg)
不过这种政策的反复无常,其实也反映了美国对中国跨境电商日益增长的焦虑。
毕竟Shein能在短短几年内撼动美国传统零售业,Temu也能用低价策略迅速占领美国市场,美国政府的这些举措就不难理解了——这是一场披着贸易政策外衣的市场保护主义。
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的跨境电商企业不得不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市场策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5f90f98007de8d72a0bdeb34810c999.jpg)
有的企业选择在美国建立本土仓储,通过海外仓的方式规避政策风险;有的则开始将重心转向欧洲、东南亚等其他市场,分散风险;还有企业开始尝试提升产品档次,走精品路线,以此来对冲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政策的不确定性正在改变整个行业的生态。原本依赖"薄利多销"模式的商家不得不开始思考转型,因为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单纯依靠价格优势已经难以为继。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11874bd7a8a1e8050fe5a42e55d1e5c.jpg)
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已经开始投资品牌建设,努力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美国这种反复无常的政策,表面上是打击中国企业,但实际上也在倒逼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加速升级。
当我们不能再依赖政策红利时,就必须思考如何通过创新和品质来维持竞争力。这或许就是美国这场"政策闹剧"给中国企业最大的启示。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ccfc261498fbabb25c6324a0a3f9c76.jpg)
面对俄罗斯的"卡脖子"和美国的"朝令夕改",中国外贸企业的处境确实不太好受。但危机往往蕴含着转机,这些外部压力正在倒逼中国外贸行业进行一场深刻的转型升级。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求变,这似乎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共识。
我们必须认清一个现实:国际贸易从来就不是一片风平浪静的蓝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123eb455ed65d7e138e542697d98615.jpg)
当某些国家可以轻易地用一纸政令影响整个贸易链条时,我们就更要思考如何掌握主动权。
这不仅需要企业层面的努力,更需要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近年来,中国正在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发展与东盟、非洲、拉美等地区的贸易关系,这些都是在为中国外贸寻找新的增长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b9399463193cf2c867df684bbb5fba3.jpg)
在物流方面,"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已经成为共识。除了传统的中欧班列,中吉乌铁路、跨里海国际运输通道等新兴路线正在形成。
虽然这些新通道目前的运力还比较有限,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具有战略意义——至少我们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还有其他选择。
更重要的是,中国正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当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用人民币结算时,我们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规避汇率风险,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c391ebe21a4049280399e45badb3bf6.jpg)
当然,跨境电商领域的变革更为明显。面对美国的关税壁垒,许多企业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通过产品升级来应对。
他们不再一味追求低价,而是更注重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有意思的是,一些企业还开发出了独特的"本土化"战略,通过深入了解当地文化,设计出更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产品。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供应链的重构也是一个重要趋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6a59ddcbbbc898c2764948504e5a718.jpg)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东南亚、墨西哥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形成"中国+1"的供应链布局。
这不仅能够规避贸易壁垒,还能更好地服务当地市场。
所以总的来说,中国外贸的优势并非仅仅在于价格。完整的产业链、高效的物流体系、庞大的制造业基础,这些都是其他国家短期内难以复制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3cf00195adb2d7fdfc7c9f51c9afa24.jpg)
或许在未来,中国外贸必将面临更多挑战,但只要我们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创新发展,就一定能够在国际贸易的浪潮中站稳脚跟。
毕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外贸已经经历过无数风雨,每一次危机都让我们变得更强大。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参考资料:财新网-俄罗斯查扣中欧班列去欧洲货物 部分已滞留近三个月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8cf23892d94400a8e8016e90c002f62.png)
环球时报-朝令夕改,美国邮政署恢复接收中国包裹,戏剧性“转弯”引发哗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5e42cd66e1320c6739a56036d186196.png)
财联社-美国邮政:2月4日起停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入境包裹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495683128763465e565a06e6538e12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