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峪古村明清石屋——包容的温度,中华传统文化的宽容与大度

一只小红鸭 2020-03-31 13:20:09

方峪村,是一个原汁原味的非常值得看的深山古村,位于长清区孝里辖区,大峰山齐长城西南的一个山峪里,这方峪古村最早初名叫做王峪,方峪之名,因当年方氏建村,村落坐落在山峪而命名。

方峪古村街道

方峪古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年前的宋代。

让我久久不能忘掉的是村角的一座石屋处处体现着邻里之间的和睦与包容:

一、屋前排水槽直向前,因为前面是马路且宽敞。

二、屋后排水槽侧向内,因为后面还有邻居,自家的雨水不能给后面的邻居带来麻烦,引起不必要的争端。

现在对这一建筑这一建筑所体现出来的文化进行简单的分析,如有错误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在小事中体现

“远亲不如近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闪光点,邻里之间更加重要的是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理念同时也体现在中国传统建筑之上,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六尺巷”,这个是小时候在家里听到的一个小故事,大概内容讲的就是。丞相的亲戚张氏和邻居吴氏因为地皮起了纷争,家人写信给丞相,希望他能为自家出头。谁知丞相看过信后修书一封:“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受到启发,将自家院墙往后挪了三尺;而邻居见状,深感惭愧,也将院墙往后移了三尺。这样,两家中间便空出了一条六尺的巷子,人称“六尺巷”。

六尺巷

当时在丞相的启发之下张氏向后退出三尺,而张氏同时也十分识大体懂得相互尊重也向后退了三尺,造就了一段六尺巷的千古佳话。这不也就是方峪古村明清石屋的一个写照吗?

在古代军事的体现

“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在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生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邻里之间相互尊重的理念,而这一点与方峪古村的另外一个写照。相互尊重不仅仅体现在街坊之间的小事更加体现在国家之间的政治之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国家之间政治上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呼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亚洲各国山河相连只有相互包容,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才能让我们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通过这些更加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通过中华文化的求同存异的包容性能让我国的未来发展走的更加自信!

建筑是文化的具体表象

再说回方峪古村明清石屋。

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就感受到了方峪古村村民的淳朴友善,通过互联网看到这些古建筑保存的如此完好,让我也对这座从未去过却又似曾相识的山东省小村落产生了向往之情。

古村一角

村落石屋前后布局方便的是自己的生活,尊重的是邻里之间的情感,传承的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反映出来的是中华儿女宽容大度的日常作风。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相信有了这些美德,有了这些信念中华之崛起定是历史之必然,万众之所向!

短望未来

在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抗击疫情之时,更加体现出了方峪古村明清石屋之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出的也就是这种相互帮扶相互包容相互体谅的中华传统美德。放眼国家之间在中国遭遇疫情打击之时,国家为了防止疫情扩散过快果断采取封城措施,为全国其他地区赢得了宝贵的准备时间,为世界其他国家赢得了足够长的准备时间。而我们的武汉市民的理解与支持也更加体现出了传统文化中包容的文化体现。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必将战胜疫情!

在未来中华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必将更加的大,更加能够表现出其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优秀品质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沟通与交流的作用。同时方峪古村石屋这种表现出邻里关怀,包容,相互体谅的建筑会出现的更加多。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为大同。

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喜欢的这种相互关怀的建筑将会越来多社会也必将越走越好!

所以我喜欢这一个方峪古村石屋喜欢他的包容、喜欢他的关怀、喜欢他的温度。

观众们喜欢这一建筑吗?欢迎在下方留言哦。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