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归,风和日暖,济南黄河两岸仿佛一夜转绿,勃勃生机沁人心脾、催人奋进。
春燕归巢,早起衔泥,却见那河边泥土已布满脚印。那里有工程巡查早出晚归的脚印,有施工准备精准细致的脚印,有引黄供水日夜坚守的脚印,有水政执法坚定铿锵的脚印……让我们顺着脚印,去感受济南黄河人不负春光的“热辣滚烫”吧。
守护“长城”保安澜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巡河归来沾满露水的衣裳。
“凌汛期刚过,我们不能放松警惕。”巡查员刚回到办公室,又专注地盯着视频监控画面。“刚才发现了两处堤顶积水、一处警示柱损毁,都得及时处理。”
防洪工程是守护黄河安澜的“水上长城”,而黄河人就是这座“水上长城”的守护者。
拆除旧石、清基、平土……“哐哐”的机械轰鸣声此起彼伏,王家圈控导改建工程紧张进行着施工准备。
“天气回暖,马上就可以施工了,我们先做好准备,能多抢一点时间也是好的。”
据了解,为了保证汛期防洪工程强度,在6月主汛期来临前,济南黄河河务局就要完成“十四五”防洪工程(济南段)全部主体工程建设,共有4处河道整治工程和2处防汛道路建设。
此外,济南黄河河务局还建立了完备的防汛布防体系,建成了“天、空、地、人”全方位全时段巡查防守体系,为“数字孪生济南河段”建设打通了关卡,为30处重点工程一对一建立了防守方案,为4处2023年水毁工程建立了修复方案。
可以预见,随着在建防洪工程陆续完工和“四预”措施持续完善,济南黄河的“水上长城”将更加稳固,济南黄河将持久安澜。
扮靓“绿轴”饷生态
春光易逝,植树的最佳时机十分有限。
“树坑深度在30-50厘米,填土要分三次。”挖坑、填土、树茎、抖松、再填土、踩实、再填土,洒水车跟着行道林的延长缓缓行进,有经验的“老黄河”叮嘱的声音不绝于耳。
“今年春天我们要种3万多株树,一刻也耽误不得。”济南黄河河务局早早对植树绿化作出部署,制定五年植树计划和三年草皮更新计划,提前分类预购紫叶李、五角枫、海棠等树种,局属各单位结合实际分工协作,逐步做到植满植严植美。
随着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加快建成,济南黄河成为城市“中轴”,对生态廊道建设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持续绿化提升,更要升级依法治河护河水平。
“《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即将颁布实施,今年我们将以贯彻落实黄河保护法和《山东省黄河保护条例》为抓手,推动立法、普法、执法、司法有效衔接,坚决捍卫济南黄河健康生态,持续建设美丽幸福河湖。”济南河务局水政与河湖管理处处长尹逊海语气坚定地说。
生态就是民生,环境就是幸福。扮靓黄河生态廊道,维护河道秩序,就是济南黄河河务局要努力书写的幸福河答卷。
泽济“泉城”惠民生
走出职工宿舍,便能看到引黄闸。济南黄河河务局供水局的职工就在这距离城市十多公里的地方驻守,即使春节假期期间也不曾中断。
“现在冬小麦返青灌溉进入关键时期,水闸一会也不能歇着。”闸管所职工郭伟森熟练地检修、维护设备,按要求开启闸门。“看着水流进农田,一切都值得了。”
年初,济南黄河河务局与市县水务部门根据雨情墒情水情及近三年同期实际引水量和年度计划总量控制要求,科学制定春灌期间引水计划,实施精准实时调度,力求最大限度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截至2月底,2024年济南黄河已完成引黄供水6175万立方米,有力支撑了泉城济南生活生态生产用水需求。
作为黄河流域中心城市,济南与黄河相生相伴,密不可分。济南黄河不仅在客观上用水资源滋养着泉城,也从精神文化、地理格局上塑造着泉城人民的品格。
济南黄河河务局将“河济泉城”作为治黄文化品牌,不断探索服务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将“河城共荣”的大道越走越宽阔。
“今年济南百里黄河风景区将作为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被重点推介,我们将继续发扬优势,造福人民。”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服务,加快济南黄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黄河大桥复线桥、鹊山复合桥等10条跨黄通道审批建设,支持推进白云水库、大桥水厂和太平水库进度,大力支持济南社会经济发展。”
最是春光不可负。在“一天也不能放松”“一刻也耽误不得”“一会也不能歇着”的朴实话语中,蕴藏着济南黄河人的使命与担当,蕴藏着济南黄河人新一年的梦想与希望,也蕴藏着济南黄河更加美丽幸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