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我在2019年到2022年期间,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征集和发布的一系列问答。读者以匿名身份留言提出他们生活中的困惑,我给出建议,请收到建议的人一周后回信,反馈他们的生活中是否产生了变化。有了这些反馈,书中的每个干预方法都有了可验证的属性。
我猜你已经发现了,我是坚定的行动派。这本书也是一本“行动之书”。
非你看一看别人的人生,才知道自己占了哪些便宜。所以,待在城堡里的时候,请你观察或设想一种城堡以外的生活,并回答:“幸好我没出去,否则我就会_______。”
本书中的大部分干预方法,脱胎于系统式心理治疗(SystemicPsychotherapy),这是一门以系统论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流派。如果说书中某些干预具有灵光一现或是独辟蹊径的探索价值,首先归功于无数在系统论和系统式心理治疗领域探路的前辈大师们。
你只想要100%的改变,所以你才被困住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先试试把5%做好。用一个极其微小而不同寻常的行动,去打破惯性和困局。
我偶尔也向往这种把自己掩蔽起来的生活,想想都觉得安心。同时我也知道,那也并非是全然的快乐。即便像我这样喜欢独处的人,假如一直与世隔绝,日子长了也难免怀疑:“我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但是,请不要先把它当成问题,那只是一种生活选择。对有些人而言,人际关系就是无限压力,那么凭什么不能选择远离人群的生活?纵然有它的坏处,但世上又有哪一种生活可以完全无痛?在外面有外面的不适,在家里有家里的孤独。
大多数痛苦都可以概括成两句话:
“我不希望自己这样,但确实我就是这样的。” “我希望像别人一样,但我又做不到那样。”
用学术一点的语言,就是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之间有差距。解决方案说来简单,就是“接纳”,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就像打牌,先承认手里的牌就是这些,然后再谋划怎么打好。
道理简单,做起来一点都不简单。
需要时间,没有速成法。消化了“我不该如此”的错位感,才能看清楚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满意也罢,不满也罢)。这还没完,从看清自己到欣赏自己,从欣赏自己到用好自己,从用好自己再到自我实现,每一段都是长期功课。在自我认识、自我成就这件事上,我们有一生的路要走。
自律是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美德。但自律本身并不是目标,只是用来实现目标的手段。目标只能是一件具体的事,比如工作,就应该追求工作的完成度。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一丝不苟的节奏,就可以被称为“自律”。自律很好,但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单单追求自律的状态,那就是买了一个名叫“自律”的盒子,却丢掉里面的珍珠。也就是我在反馈中说的,一个“自律的符号”。
时间很神奇,没有一种状态是永恒的,不是你变,就是她变。过去一直是你主动改变,迁就她,这次你把她当成一个会变的人,等等看?不要预设她不联络就是生气,万一她是在适应一个人生活呢?下次联系她的时候,你先用正常的语气招呼她:“新年好!我们给你做了爱吃的东西。”
她怎么接,都把她假定为有能力的、成长的人。如果她不是,别失望,给她一点时间,下次继续。你不需要再改变。我认为你已经做到了能做到的最好:在保持距离的前提下,有一点适度的关切。既不绝情,但也不要无端成为出气筒和替罪羊。保持你的稳定,剩下的,她会学着适应。
有一种说法认为,帮助的背后有另外一层含义,就是“看低”:你自己搞不定的问题,我可以搞定。虽然助人者自己不这么想,但保不准接受帮助的人会这样想。处在这个阶段,他们对自已的信心本来就不足,就更可能因为善意的援手而感到受伤。所以,最好的帮助有时反倒是不帮。
不帮的意思是:“我相信你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它会让人有更多的被尊重和信任的体验,依靠自己解决问题并获得或就感一当然了,凡事不能过头,如果对方明确表示需要搭把手,就不能放着不管了。
绕过惯性的阻力,请当事人尝试从没有做过的事情,获得不一样的经验。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重复已经做过的思考。总在相同的思路中绕圈子,人就没法获得新鲜的想法,问题就仍然得不到答案。想办法引入一点新的信息,也就是说,要做一些之前从来没做过的事。
要给出不同的答案,就先要剪辑一个不同的故事版本。
要想有效沟通,就不能只是改变说话的内容,还要换一种沟通的形式。比如,本来用嘴说的,改成写纸条。
——新的沟通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