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腾讯新闻旗下一档节目中讨论的问题被顶上知乎热榜。著名经济学家管清友在节目中谈论到跨城市通勤的“钟摆”一族表示“不建议年轻人把时间浪费在路上,年轻时的时间很宝贵,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提升和完善自己,去思考去感受,去投资自己才是回报率最高的选择”
观看节目的打工人们纷纷表示“建议很好,但这种何不食肉糜的建议以后就不要提了”,通勤距离长难道是打工人愿意接受的结果吗?我难道不知道通勤距离严重侵害了我的闲暇时间吗?我没有考进清华大学难道是我不想吗?因为这根本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
对于绝大多数脱离家乡孤身来到一二线城市的打工人来说,租房是他们最好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诚然,大城市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有利有弊的是大城市的房价也相应的居高不下。
全国主要城市单程平均通勤时耗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北上广深这四大一线城市平均通勤耗时比二线城市高,这其中最大的原因便是租房价格的问题。众所周知,越靠近CBD、商圈、市中心的繁华地段往往有更多的人流量和企业,而与繁华程度成正比的便是周边的房价,月均4、5000的房价对一线城市的繁华地段来说不过是起步价,在现如今一线城市人均工资尚不过万的情况下,试想一个刚毕业的打工人如何能负担的起这接近他们全部工资的房租呢?
如此现实的重压下,在通勤距离上做出妥协,往往是大多数打工人们做出的无奈之举,因此房租降低的同时通勤距离和时间也必定相应增加。
把这位经济学家的言论独立出来看确实没毛病,他主张年轻人用更多的工作之余的时间来提升自己获得个人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未来赚取更多的钱。但是任何道理都不能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这番看似正确的言论放到现代根本不适用。
除了罔顾房价之外,他还忽略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要知道学习的本质是相当反人类的,结束了一天8小时甚至以上的繁琐工作后,大多数人的想法就是躺在床上舒舒服服的刷手机、玩游戏,连看书的人都是凤毛麟角又谈何主动学习呢?
这种脱离实际情况而在电视节目中高谈阔论一些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毒鸡汤,这位经济学家又与那位“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有何区别?如此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无怪乎这位经济学家遭到了广大打工人的口诛笔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