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了尾声,眼见我军即将赢得战争的胜利,被誉为“小诸葛”的国民党将领白崇禧坐不住了。
为了能够实现绝地翻盘,白崇禧向蒋介石献策:与其退守台湾,不如让主力部队前往越南,与越南皇帝合作干掉越共,再通过越南这个基地与共产党打游击战。
然而,蒋介石在听完白崇禧这个提议以后,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不断地和稀泥,最终也导致白崇禧的这一计策没能实施。
那么,白崇禧提出的这个计策究竟怎么样?蒋介石又为何不愿意实施白崇禧的这一计策呢?
国民党战败,崇禧献策1949年,国民党在我军的猛烈攻势下节节败退,眼见如此,代替蒋介石的代总统李宗仁上任以后,第一件做的事便是与共产党进行谈判。
与此同时,我党也是向国民党的重要将领白崇禧抛出了橄榄枝,只要白崇禧能够投诚起义加入共产党,共产党势必会给予他最好的待遇。
然而,白崇禧并没有投诚我军的心思,而是打算与蒋介石一条路走到底,至于想要与我党和谈的国民政府,也是一点都没有看清局势,这也导致国共两党的谈判最终破裂。
在谈判破裂以后,我军立即就对国民党发起了最后的进攻,而士气全无的国民党军队完全不是我军的对手,很快就被打得抱头鼠窜,就连南京,也在4月23日被我军占领。
南京的丢失意味着国民党的统治正式结束,但此时国民党的手中仍然掌握着一些力量,比如“小诸葛”白崇禧的手中,便拥有十五万兵力。
而且,美国方面为了让我国继续内斗下去,还专门对白崇禧进行了经济与军事上的援助,因此,白崇禧对我军的威胁还是不小的。
而白崇禧自然也是明白这一点,所以他并不像其他国民党将领那般悲观,仍然抱着东山再起的心态。
因此,当蒋介石带着自己的残兵败将准备退守台湾的时候,白崇禧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在白崇禧看来,退守台湾对后续的反攻大陆非常不利,因此,与其将所有的力量都投入台湾,不如分出更多的力量南下攻打越南,让国民党多一条退路。
为此,白崇禧还制定了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这个计划主要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白崇禧提议让川籍将领在四川与我军打游击战,以此来减缓我军进攻的速度。
第二步,派出胡宗南等将领对台湾、海南等地进行支援,从而保证这两条退路的安全。
至于最后一步,则是将主力部队直接调入越北,与已经进入越南的华中军队协同作战,以此来打败越南共产党的力量,彻底占领越南的北部地区。
不得不说,白崇禧无愧于“小诸葛”之名,即使在当时那种退无可退的情况下,他仍然能想出如此缜密的作战计划。
那么白崇禧的这个作战计划有实现的可能性吗?那当然是有的。
白崇禧计划的可能性我们先来看看白崇禧这个计划能够带来的好处。
其一,白崇禧提出将国民党主要兵力分散在越南、四川等地区,是为了保留国民党的一部分力量,这样之后才有可能东山再起。
其二,白崇禧提出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派去越南与越共力量作战,目的其实是为了将反共战争国际化,将国共内战转变为具有国际性质的反共战争,以此来为国民党赢得更多外部支持。
当然,白崇禧提出的计划只是理想状态下能够实现的,若是真正落到实处,其面临的挑战是非常多的。
首先,对越南进行殖民的法国是不会允许国民党部队进入越南的,这会威胁到法国在当地的殖民统治。
其次,我军可是打游击战的行家,白崇禧想让国民党军队分散出来与我军打游击战,无异于班门弄斧,到最后恐怕会被我军好好地上一课。
最后,白崇禧还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民心,国民党之所以屡屡被我军打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失去了民心。
而在失去民心的情况下,就算国民党军队退守到了越南,又能组织起多少人马来打仗呢?
就算最终国民党军队成功在越南占下了一亩三分地,又如何能赢得群众的支持,从而对我军进行反攻呢?
因此,白崇禧提出的计划虽然好处不小,但想要成功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蒋介石的考虑除了计划实施难度本身不小以外,白崇禧还忘记考虑另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个人就是蒋介石。
在白崇禧献策以后,蒋介石并没有轻易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直接将白崇禧的计划转给参谋总长顾祝同,并在文件上批复,要求在越南的部队要注意军纪,绝对不能发表政治言论。
从蒋介石的这一做法中,我们就不难看出他对白崇禧的计划是不支持的,因此,他才会禁止军队发表政治言论,以防让其他国家有理由对国民党进行干涉。
至于蒋介石为何不支持白崇禧的计划,很大原因是出于对内部政治斗争的考虑,虽然白崇禧与蒋介石同属国民党,但两人的关系一直都非常紧张。
白崇禧作为桂系军阀,他的手中掌控着许多兵马,蒋介石担心他拥兵自重推翻自己的统治,所以他不想做出任何有利于白崇禧派系的决策。
而白崇禧在提出计划的时候,忽略了蒋介石对自己的忌惮,这也注定了他的计划绝对不会被蒋介石采纳。
结语
由此看来,白崇禧提出的“南下越南”计划虽然有不小的好处,但对蒋介石来说,自己权力的稳定才是最为重要的。
因此,无论白崇禧的提议再好,只要对他有利,蒋介石就不可能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