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哪吒”变“诈骗”,国产动画的“蹭流”病怎么治?

去吧皮卡丘我爱你 2025-02-22 19:38:03

被批 “诈骗” 的《我是哪吒 2》

最近,《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一路狂飙,成为了现象级的爆款电影 ,大家的目光都被它吸引。可就在这热度之下,一部 2023 年上映的《我是哪吒 2 之英雄归来》却被骂上了热搜,被观众批为 “诈骗电影”。

这部《我是哪吒 2》在 2023 年国庆档上映时,斩获了 1775 万票房 ,当时就有不少影迷误把它当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续篇。如今《魔童闹海》爆火,又将《我是哪吒 2》推到了风口浪尖。在豆瓣上,超过 6300 人给它打出了 2.5 分的超低分 ,差评如潮。观众们纷纷吐槽,影片建模粗糙,人物动作生硬,剧情也是混乱不堪。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它的片名、人物形象以及海报宣传,都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太像了,妥妥的 “蹭热度”。有网友直言:“被海报和预告片骗进电影院,看完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 。” 还有人说:“这哪是哪吒,分明是‘那托’,打着哪吒的旗号圈钱 。”

是 “致敬” 还是 “抄袭”

仔细对比《我是哪吒 2》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就会发现两者之间的 “撞车” 之处实在太多。先看角色造型,《我是哪吒 2》里的哪吒,那标志性的烟熏妆、红肚兜,还有那不羁的发型,和《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哪吒简直如出一辙 。如果说角色造型还能勉强解释为对经典形象的延续,那海报风格就很难不让人怀疑是在 “蹭热度” 了。《我是哪吒 2》的海报采用了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相似的红黑配色,再加上极具冲击力的动作构图,不知情的观众还以为这就是同一系列的作品。

剧情设定上,两部电影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背负着魔丸转世的命运,受尽世人的误解和排挤,却始终努力抗争,试图打破命运的枷锁;而《我是哪吒 2》里的哪吒,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在与邪恶势力的斗争中不断成长,拯救苍生。就连一些关键情节,比如哪吒与敖丙之间亦敌亦友的关系,都有几分相似。这样的剧情设置,很难不让人觉得《我是哪吒 2》是在模仿《哪吒之魔童降世》 。

国产动画的 “蹭流” 怪圈

《我是哪吒 2》并不是个例,国产动画里这种蹭热度的现象可不少见。就拿《汽车人总动员》来说,从名字到角色形象,和《汽车总动员》相似度极高,明显是想借着迪士尼皮克斯的这股东风,捞一笔快钱 。还有《新成龙历险记》,虽然和成龙有点关系,但剧情低幼,制作也不走心,打着成龙的旗号,却没展现出应有的品质 。这些蹭热度的动画,看似能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票房或关注度,但从长远来看,对整个国产动画产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它们消耗了观众对国产动画的信任,让观众对国产动画产生 “粗制滥造” 的刻板印象,挤压了那些真正用心制作的原创动画的生存空间。当观众一次次被这种 “蹭热度” 的动画伤害后,他们对国产动画的期待值也会不断降低,这无疑会阻碍国产动画产业的健康发展 。

观众不是 “韭菜”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不会一直被这种 “蹭热度” 的手段蒙骗。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口碑的力量不容小觑。一部作品如果没有真正的品质,即便靠 “蹭热度” 获得了一时的关注,最终也会在观众的差评中被市场淘汰。就像《我是哪吒 2》,虽然前期可能因为 “蹭热度” 吸引了一些观众走进影院,但最终换来的是铺天盖地的骂声和超低的评分,这对制作方和发行方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打击 。

对于国产动画的创作者们来说,与其费尽心思去 “蹭热度”,不如静下心来,好好打磨作品。观众渴望看到的是真正有创意、有内涵、制作精良的动画作品。像《哪吒之魔童降世》,它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靠的是精彩的剧情、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精良的制作 。它让观众看到了国产动画的无限可能,也为国产动画的发展树立了标杆。还有《大鱼海棠》,凭借着独特的中国神话元素和唯美的画面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 。这些优秀的作品都证明了,只有用心创作,才能赢得观众的尊重和喜爱 。

希望国产动画能够摆脱这种 “蹭热度” 的怪圈,回归到创作的本质。用真诚和匠心去打造更多优秀的作品,让国产动画真正走向辉煌。观众不是 “韭菜”,他们值得看到更好的动画,也有权利对那些粗制滥造、“蹭热度” 的作品说 “不” 。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