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以后,人生幸福的关键:屏蔽能力

鲤鱼两条 2024-03-28 17:24:48

作者丨小稚

我妈今年57岁,越活越内耗。

昨天和我妈打视频,说了差不多2个小时,其中有接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都一直在听我妈的吐槽。

她吐槽的那些事,基本都是那些她在意了一辈子的事。比如,我爸最近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让她不开心,说我爸不关心她,只关心自己。前两天我奶奶生日,我妈跟我爸爸去看望奶奶,我奶奶说了什么话,让她特别生气等等。

我一直在试图劝我妈:都到这个年纪了,心态放宽一点,把自己的身体保重好就行,不要去因为这些不值得的事置气。气坏了身体的话,到时吃亏的还是她自己。

很明显,我爸就是这么一个性格,他不是那种情商高的男人,不会说好听的哄人的话,当年他们结婚的时候,我爸都不会说这些让我妈开心的话,更何况现在这个年纪,更不可能突然变一个性格。

我奶奶也是一样,我奶奶跟我爸的性格有八成相像,其实没任何坏心眼,就是心放得比较宽,说话做事不像我妈滴水不漏,所以有时我奶奶说的话,做的事落在我妈眼中,总是让她特别生气。

问题是:这些所有关于生气的情绪,始终都是我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已,我爸压根不认为是什么大事,我奶奶更不会知道,我妈因为她说的话而生气了。

很多时候换一个思维,其实这个问题就豁然而解。

我告诉我妈:你别放在心上就好,只要没损害你的利益,没让你拿钱出来,有时那些无关紧要的话,你屏蔽掉就好了。任何人说的话都一样,不想听就不听,也不要往心里去。不然的话,你在这里气个半死,对方依旧毫不知情。

50岁以后,人生幸福的关键,真的拼的是个人的“屏蔽能力”,这一点至关重要。

走到这个岁数,不管是任何关系,其实都已经基本定型,你曾经在意的东西,你奢求的东西,如果还没实现的话,就没必要继续犯执拗,或者总是揪着一些问题不放,尤其是这些问题,已经深深影响了你的心情,让你活得不开心,你就是要学会屏蔽掉,让自己变得开心起来。

人生在世,应该拥有的一种心态就是:谁痛苦,谁改变。

有的时候,当你适当改变自身的思维,并不是说是去讨好别人,或者为了其他人去自我委屈,而是为你自己着想。

屏蔽不掉生活中的负面,那么你就永远会在相同的地方,一遍遍不停地为难自己,周而复始。你也不去寻找任何解法,而是放任自己变成泼妇的样子,你一味去责怪这个,责怪那个,你总是认为别人没有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事,你想得越多,自己的情绪也就越是内耗。

当你在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绝对也会凝视于你。

于是,很多人就在这种凝视中,自己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越来越不开心,但自己却恍若未见。

并且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很多人的屏蔽能力也会越来越弱,他们在意的事会跟着越来越多,此时过去的很多问题还没解决,新的问题不断出现,于是这辈子就在埋怨和指责的声音中,一步步走完了余生。

当真的回头来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似乎从来都没有真的为自己活过,而是陷在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中,因为他人的行为和做法来影响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一生都活得被动而悲哀。

不被爱,不被理解,不被包容,而自己的唠叨,也只在他人充满自我解读的声音中,被淘汰掉其中的好意。

学不会适当屏蔽,所有负面的情绪最终肯定会反噬自身。

相反的是,拥有屏蔽能力的人,是把人生幸福的权利,牢牢抓在自己手中的,他们遇到不符合心意的人,不符合心意的事,不会一股脑把这些人的言行,转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而是会适当进行取舍,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就保留,不利的东西自然就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当作没听见就好。

你要是没听进去,肯定不会影响什么。

但你要是听进去了,再小的一件事,绝对也会成为你大事影响你自己。心不够宽阔,处处都是挫折。

因此,要是你在生活中,发现自己很容易受外界各种情况的影响,那么就要从现在开始,适当建立起自己的屏蔽能力,然后一步步完善,在真正面对考验的时候,该听的才听,该在意的才在意,至于很多无关紧要的人或事,或者你没法去改变的现状,都不要自己去跟自己较劲。

很多时候,我们真正需要战胜的,其实只有自己的内心。

只要你自己想明白了,释然了,不介意了,外在的很多看法或者观点,压根对你起不到什么作用。

-END-

0 阅读:31

鲤鱼两条

简介:想让你知道很多道理,也能过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