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导语:
有人说:亲情外包的男人,不会体谅你的辛苦,只会紧盯着他自己的面子。
深以为然!我和老伴结婚这么多年,终于明白老伴的“孝心和面子”最大。
至于我这个伴侣,不过是为老伴锦上添花,为他们一家人服务,做不好就是错。
三年前,公婆相继过世,小叔子一家都来我家过年。
老伴说父母不在了,我们家就是小叔子的家,过年相聚在一起,才是团圆。
只是,这份团圆是老伴和小叔子的团圆,却是我最苦最难的日子。
今年小叔子还要带着两个侄子一起来过年,老伴提前给我打好预防针。
让我多准备些东西,还要给两个侄子和孙辈人发红包,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分寸界限。
就在老伴唠叨我的时候,我网约车直接走人,让老伴和小叔子他们一家人好好团聚好了。
我叫刘文敏,今年51岁,退休一年,每月有3200退休金,独生女在外地成家有娃。
老伴比我大一岁,还有好几年才能退休,公婆已过世,小叔子每年都来我家过年。
对于这个小叔子我并没有好感,从年轻到如今,他都是我家老伴身上的“蛀虫”。
公婆在世,如何偏心小叔子,我可以不管,但老伴现在依然继承公婆的偏心,我就得说。
老伴把“长嫂如母”挂在嘴边,不过是把亲情外包给我,也是为了他自己的颜面。
从不顾及我的感受,我也是人到中年的女人,过年操持那么多人的饭菜,实在太累。
老伴说公婆在世,比这人多,不也是开开心心过大年,怎么到我这里,就不行呢?
不是我不愿意小叔子一家人过来,偶尔居住几天也能忍受,可一来就是半月,谁受得了。
花钱出力,最后还要被埋怨,甚至跟外面宣传我这个嫂子差劲,一点都不合格。
行,今年我还不伺候了,找你们认为合格的嫂子去好了,我收拾东西走人。
让你们一家人好好团聚,别都站着说话不腰疼。
老伴和小叔子之间差两岁,按说都是同龄人,我就没见过这么不自觉的男人。
公婆在的时候,逢年过节,我和老伴回家,婆婆就喊我进厨房帮忙。
从不喊弟媳,说她小,啥也不懂,真是好笑,比我小两三岁,怎么就啥也不懂。
不过是舍不得使唤,父母心里喜欢谁,对谁好,是不愿用谁的。
只有那些不被父母待见的子女,才会被使唤的晕头转向,还说是在意对方。
对于婆婆的这些小伎俩我早就看透,只是,作为儿媳,也作为大嫂,做好自己就行。
干活也累不死人,何况,我本对家务活也喜欢,只是,被指使干活,内心会不满。
老伴是把孝心和亲情全部外包的男人,他从不在乎我的感受,也不在意我的身体。
在他的心里,他在乎父母的幸福感,在意小叔子的亲情传递。
最初,我以为只有公婆觉得我家是女儿,另眼相看,后来发现,老伴也是这样的想法。
他们认为我家女儿,不必准备啥嫁妆,不用攒钱买房结婚,我们的就应该是小叔子的。
每次发红包,老伴必然是给两个侄子超大的,而我家女儿相对来说,也就意思一下就好。
女人对于自己被公婆区别对待无所谓,但只要涉及到女儿,我内心就会有保护欲。
为此,我跟老伴吵架,跟婆婆争取,换来的大多数是讥讽和嘲笑,还有老伴的拳脚。
岁月流逝,时光荏苒,一晃二十多年过去,女儿长大成家,有了孩子。
公婆相继过世,我对老伴和小叔子的心结也放下了。
过年,小叔子居然带着家人到我家居住半月,跟过去一样躺平,不拿自己当外人。
每顿要有酒有肉,还要换着花样做各种美食,似乎到我家过年是来打牙祭,顺便打秋风。
第一年,小叔子一家四口,侄子们还没结婚,给压岁钱,做年夜饭,包饺子。
想想我都觉得头疼,这么多人的饭菜,每天跟打仗似的,吃了上顿就要忙碌下顿。
老伴跟小叔子两个人悠哉游哉的喝酒,闲聊,两个侄子在房间里打游戏,弟媳看手机。
这么多人的活都是我一个人干,跟老伴唠叨几句,还被训斥干点活能累死呀!
人家叔伯侄子们在一起,喝酒话家常,各种侃大山,我就是他们的“丫鬟”,伺候酒菜。
还要给泡茶,拿瓜子,站在身边,各种忙活,弟媳在阳台藤椅上晒太阳,万事不管。
一次两次,做大嫂的忍了,今年侄子们结婚,侄媳妇还有身孕,也都要来过年。
这次,我可不想再接待他们,万一有个闪失,我可负责不起,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老伴拉着我不让走,我说你们一大家人团聚过年吧,我宁愿四处漂泊,也不在家受气。
被照顾习惯的老伴,怎会舍得我这个免费保姆走人,死活不让我出门。
我说不走可以,当着我的面给小叔子打电话,告诉他们,不要来我家过年。
老伴看我出走的决心很大,无奈之下给小叔子打电话,说我身体不好,需要好好休息。
随后,我从老伴手机转账记录里发现,他给小叔子转了20000红包,还说很多抱歉的话。
我理解老伴对小叔子的兄弟之情,但不能接受他这种孝心亲情都外包给我的行为。
想手足团聚,我不反对,但啥事都依靠给我,我做不了谁的依靠,只想安静地过日子。
现在谁还让别人到家里过年,走亲戚,串个门可以,一住就是半个月,实在接受不了。
对此大家如何看,是我真的不能接受小叔子一家吗?还是他们太失分寸,界限感。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